汪姓有多少人口 汪姓起源及分布

            汪姓有多少人口_汪姓起源及分布

            汪姓有多少人口

            汪姓是我國人口最多的五十六位姓氏,尤盛于皖鄂地區。當今汪姓人群大約占了全國人口的0.34%,總人口大約在430萬

            汪姓的起源與演變:
                構成當代漢族汪姓主要有三大支:漆姓、姬姓和嬴姓。
                首座支源出漆姓。帝舜時,在今浙江武康地區活躍一支防風氏部落,釐姓,守封、嵎二山。夏朝初,防風氏國君為禹所殺,部落向北遷移。商朝時,稱汪芒氏,也稱汪罔氏,改姓漆。到了周朝,部落已北轉移山東融入了長狄之中。春秋時期,在魯北博興建立了鄋瞞國,也叫長翟。汪芒氏之后裔以汪為氏,漆姓汪氏的歷史至少有4000多年。
                第二支源自姬姓。商末周文王占領河南魯山的古魯國,封與其子周公旦之長子伯禽,是為魯國。周武王滅商后,委派魯伯禽東征商的盟國徐、奄17國,討平后,命伯禽長駐奄地,即今山東曲阜,魯國由河南魯山移封山東,成為春秋時東方強大的諸侯國。傳至魯成公(公元前590一前573年在位),已進入春秋后期,其庶子公子汪,食邑平陽,今山東新泰縣西北,其子汪誦以父之字為氏。姬姓汪氏的歷史至少有2600年。
                第三支源自嬴姓。西周時,汪為秦國支庶所封的侯國,古城在今陜西澄城,近山西臨猗西南晉古城。直到戰國時,汪國還存在。公元前430年魏文侯伐秦,筑臨晉,可能汪國在此時滅于魏。子孫以國為氏,這支嬴姓汪氏的歷史至少也有3000年。

            外族基因的融入:
                第四支出自外族的改姓,我國的汪姓同其他姓氏一樣,不斷與其他民族交流,互有基因的流動。外族加入汪姓群體的事件主要有:北宋金國女真族古里申氏、汪古氏等氏族均改為漢姓汪;元朝汪古(亦作黃摑、雍古)部人進入中原后以汪為姓;清朝滿洲人又汪姓,為漢人入旗滿化;滿洲八旗姓瓜爾佳氏、完顏氏等氏族均有改姓汪者,這些外族汪姓后來多數被同化為漢族。

            歷史上汪姓的分布和遷移:
                先秦時期,汪姓最初活動于浙江、河南、陜西、山西、山東地區。兩漢至唐朝,汪姓主要的活動地區在皖、贛、浙、蘇地區,已經發展為當地的望族。唐朝以后,汪姓主要從安徽和江西向河南、湖南、湖北、貴州、四川、兩廣和福建地區擴散。清初汪姓始入** 。
                宋朝時期,汪姓大約有近47萬人,約占全國人口的0.6%,排在第三十二位。汪姓首座大省是安徽,約占全國汪姓總人口的53%。汪姓主要分布在安徽、江西,這兩省集中了汪姓總人口的77%。其次分布于浙江、河南.這兩省又集中了13%的汪姓人口。全國形成了以安徽為中心的皖、贛、浙、豫的汪姓聚集地。
                明朝時期,汪姓大約有62萬人,約占全國人口的0.67%,為明朝第二十八位姓氏。宋元明600年全國人口純增長率是20%,汪姓人口增長比全國人口的增長要快。在全國的分布主要集中于安徽、浙江、江西,這三省大約占汪姓總人口的75.7%。其次分布于湖北、四川,這兩省的汪姓又集中了11%的汪姓人口。安徽為汪姓首座大省,約占汪姓總人口的45%。宋元明期間600余年,汪姓人群主要向江南和西部遷移。全國仍保留以安徽為中心的皖、浙、贛汪姓人口聚集區。

            當代汪姓的分布和圖譜:
                當代汪姓的人口已近430萬,列在全國第五十六位,大約占全國人口的0.34%。從明朝至今600年中汪姓人口由62萬增到456萬,增長了7倍多,汪姓人口的增長速度低于全國人口的增長速度低于全國人口的增長速度。自宋朝至今1000年中汪姓人口的增長率是呈∧形的態勢。在全國的分布目前主要集中于安徽、湖北兩省,大約占汪姓總人口的42%。其次分布于浙江、四川、江蘇、江西、云南、湖南,這六省又集中了29%的汪姓人口。安徽為汪姓首座大省,約占汪姓總人口的30%。全國形成以安徽為中心沿長江向四周逐步遞減的汪姓分布特征。在600年期間,汪姓人口流動的程度和方向與宋元明期間有很大的區別,主要由東南部向中原、華北的回遷十分強勁,尤其突出的是向西部四川的遷移。
                汪姓在人群中分布在皖浙蘇滬、湖北大部、河南東南、湘贛閩北部、川渝、貴州大部、云南東部、廣西西端、陜西南端和西段、甘肅南部、黑龍江東部,汪姓占當地人口
            的比例一般在0.39%以上,中心地區達到1.5%以上,上述地區覆蓋面積占了總國土面積的19.8%,居住了大約65%的汪姓人群。在湘贛閩南部、粵瓊臺、廣西大部、貴州東南、云南大部、青海東部、陜甘中部、寧夏、豫魯大部、遼吉、黑龍江大部、內蒙古西部和東部、xinjiang 西北,汪姓占當地人口的比例一般在0.13%—0.39%之間,其覆蓋面積約占國土面積的40%,居住了大約31.2%的汪姓人群。

            汪姓的傳統文化:
            郡望和堂號  
                汪姓的郡望主要有平陽、新安等。汪姓的重要堂號有越國、忠勤等。“越國”和“忠勤”堂號典出封號,唐朝汪華被封為越國公,明朝汪廣澤被封為忠勤伯。兩支后裔以先祖爵號為堂號。

            楹聯 重要的汪姓楹聯有以下五副:
               狀元甘魚;童子春風。
               執戈衛國;釀酒筵賓。
               君子篤操;儒士宗傳。
               唐封越國三千戶;宋賜江南首座家。
               在璞草堂,嘗留吟稿;雅安書屋,亦輯詩篇。

            家訓格言      汪輝祖,清代學者,浙江蕭山人,乾隆年間進士。汪輝祖平常十分推崇《顏氏家訓》和《袁氏世范》,認為二書可“學為圣賢之理”。又認為“夫人無中立不志于圣賢,其勢必流于不肖”,故竭力以儒家倫理綱常來治家教子。主張“教當始于孩提”。提出了“做人先立志”,做事要認真有恒,貴慎小節,守身揚名,“貧賤當勵氣節”,“非儉不能惜富”,“勿苛人所短,“信不可失”,“讀書以有用為貴”,“勿自是自衿”等訓誡思想。

            名人頻率和宗族先賢:
                《我國人名大辭典》收入了汪姓歷代名人368名,占總名人數的0.81%,排在名人姓氏的第二十位;汪姓的著名文學家占我國歷代文學家總數的1.03%,排在第十八位;汪姓的著名醫學家占我國歷代醫學家總數的1.07%,排在第十九位;汪姓的著名美術家占我國歷代美術家總數的1.13%,排在第十八位。
                歷史上汪姓的重要人物有:東漢會稽令汪文和;唐朝歙州刺史汪華,御史大夫汪濆;南宋文學家汪藻,詩人汪元量,宰相汪伯彥;元朝航海家汪大淵;元明之際散曲家汪元亨;明朝戲曲作家汪道昆、汪廷訥;清朝醫家汪昂,散文家汪琬,畫家汪士慎,軍機大臣汪由敦,哲學家、文學家兼史學家汪中,數學家兼天文學家汪萊,篆刻鑒別家汪啟淑,作家汪端,太平天國名將汪海洋;民國音韻學家兼詩人汪榮寶,琵琶演奏藝術家汪昱庭,醫家汪逢春;當代有機化學家兼生物家汪猷,生理學家兼心理學家汪敬熙,細胞生物學家汪堃仁,圖書館學家汪長炳,出版家汪原放,水利學家汪胡楨,邏輯學家汪奠基,上海市市長汪道涵。

            汪姓血型:
                汪姓人群的血型分布總的是:O型占34.2%,A型占29.9%,B型占27.3%,AB型占8.6%。


            姓氏人口查詢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片xxxxa片国语对白| 欧美激情视频网| 日本三级做a全过程在线观看| 亚洲黄网站wwwwww| 给我个免费看片bd| 国产剧情在线播放| 两腿之间的私密图片| 欧美性生交xxxxx久久久| 免费在线观看中文字幕| 黑人又大又硬又粗再深一点| 日本一卡2卡3卡4卡无卡免费| 亚洲精品国产情侣av在线| 精品国产福利在线观看一区|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精品天天中文字幕人妻| 狂野欧美性猛交xxxx巴西| 厨房切底征服岳| 最近中文字幕更新8| 成人年无码AV片在线观看| 亚洲av无码专区在线观看成人| 色婷婷综合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女人18毛片a级毛片免费视频| 亚洲午夜久久久精品影院| 激情另类小说区图片区视频区|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不卡|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视频| 日本视频一区在线观看免费| 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欧美18性精品| 免费网站看v片在线成人国产系列 免费网站看v片在线香蕉 | 国产成人精品免费视频大全可播放的| 中文字幕激情视频| 日韩欧美国产三级| 八戒网站免费观看视频| 你懂的免费视频| 国产色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中国黄色免费网站| 最近中文字幕高清免费大全8 |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男人把女人桶到爽爆的视频网站| 国产aaaaa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