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姓有多少人口
孟姓是我國人口最多的第七十三位姓氏,尤盛于山東、河南、河北。當今孟姓人群大約占了全國人口的0.27%,總?cè)丝诖蠹s在330多萬。
孟姓的起源與演變:
構(gòu)成當代漢族孟姓主要有兩大支:古孟氏族和姬姓。
首座支出自古孟氏族。相傳顓頊帝高陽氏時已有孟姓,顓頊之臣孟翼。隨后的虞舜之臣孟夸,夏王啟之臣孟涂,周穆王之臣孟念等,但不知出自何氏族。或者孟翼就是孟姓之始祖?總而言之,古孟氏族在4000多年前早已存在。
第二支源自姬姓。商末周文王占領(lǐng)河南魯山的古魯國,封與其子周公旦之長子伯禽,是為魯國。周武王滅商后,委派魯伯禽東征商的盟國徐、奄17國,討平后,命伯禽長
駐奄地,即今山東曲阜,魯國由河南魯山移封山東,成為春秋時東方強大的諸侯國。傳至魯桓公,已進入春秋中期,魯桓公的庶長子慶父,原為仲孫氏,后改為孟孫氏,其后裔有孟氏。
又,商末周文王封其子康叔于康,今河南禹州,原夏王少康古城。周武王滅商后,移封康叔于衛(wèi),衛(wèi)即商都朝歌城,在今河南淇縣東北,史稱衛(wèi)康叔。傳至衛(wèi)襄公,已進入春秋后期,衛(wèi)國已經(jīng)三移其都,都城在帝丘,在今河南濮陽西南。衛(wèi)襄公之長子公子縶,字公孟,孫子名彄,以王父之字為氏。姬姓孟氏的歷史也有2700多年。
外族基因的融入:
第三支出自外族的改姓,我國的孟姓同其他姓氏一樣,不斷與其他民族交流,互有基因的流動。外族加入孟姓群體的事件主要有:北宋金國女真族抹撚氏族改為漢姓孟;清朝滿洲人的孟姓,原為漢人,后入旗滿化;滿洲八旗墨爾哲勒氏、墨爾迪勒氏、盟佳氏、穆顏氏、墨克勒氏等氏族后來也均改姓孟,這些外族孟姓后來多數(shù)被同化為漢族,一部分成為今天東北地區(qū)的滿、達斡爾、鄂倫春等民族。因此,東北地區(qū)多孟姓與滿洲八旗的改姓有密切的關(guān)系。
歷史上孟姓的分布和遷移:
先秦時期,孟姓最初活動于河南、山東、河北交匯地區(qū)。兩漢至唐朝,孟姓在華北、中原、西北、江浙、川鄂地區(qū)已有分布,但主要的活動地仍在冀魯大地。唐朝以后,由于北方外族入主中原,政權(quán)頻繁更迭,發(fā)生了幾次大規(guī)模的南下移**動,孟姓在長江以南地區(qū)也得到迅速的擴散。
宋朝時期,孟姓大約有近32萬人,約占全國人口的0.42%,排在第五十五位。孟姓首座大省是河北,約占全國孟姓總?cè)丝诘?0%。孟姓在全國主要分布在河北、山東、四川,這三省集中了孟姓總?cè)丝诘?4%。其次分布于湖北、江西、安徽、河南四省。全國形成了冀魯、川鄂兩塊孟姓聚集地。
明朝時期,孟姓大約有20萬人,約占全國人口的0.22%,為明朝第八十九位姓氏。宋元明600年全國人口純增長率是20%,孟姓人口增長為負值。面對戰(zhàn)亂和**
,受害群體首先應(yīng)是主體在北方的人群,孟姓是北方地區(qū)姓氏,自然受到了嚴重的沖擊。孟姓在全國的分布主要集中于山東、山西、河北,這三省大約占孟姓總?cè)丝诘?8.7%。其次分布于浙江、陜西二省。山東為孟姓首座大省,大約占孟姓總?cè)丝诘?2%。宋元明600余年,孟姓主要向江南、東部、西部遷移,魯、冀、晉為孟姓聚集區(qū)。
當代孟姓的分布和圖譜:
當代孟姓的人口已達330多萬,列在全國第七十三位,大約占全國人口的0.27%。宋朝至今1000年中孟姓人口的增長率是呈∨形的態(tài)勢。在全國的分布目前主要集中于山東、河南、河北,這三省的孟姓大約占孟姓總?cè)丝诘?6%。其次分布于江蘇、遼寧、山西、黑龍江,這四省又集中了28%的孟姓人口。山東為孟姓首座大省,約占孟姓總?cè)丝诘?l%。全國形成以魯豫冀、東北為中心的兩大塊孟姓聚集區(qū)。自明朝至今600年期間,孟姓人口流動的程度和方向主要由東南部向中原、華北回遷,尤其突出向東北的遷移。
孟姓在人群中分布在魯冀京津、黑吉遼大部、內(nèi)蒙古中部和東部、豫皖蘇北部、山西東北部,孟姓占當?shù)厝丝诘谋壤话阍?.48%以上,中心地區(qū)達到1%以上,以上覆蓋面積約占了總國土面積的18.4%,居住了大約54%的的孟姓人群。在豫晉大部、皖蘇中部、湖北北部、陜寧、甘肅大部、xinjiang
西北、內(nèi)蒙古中西部、遼寧東段、吉林東部、黑龍江東南,孟姓占當?shù)厝丝诘谋壤话阍?.24%—0.48%之間,以上覆蓋面積約占了總國土面積的17.6%,居住了大約26.5%的孟姓人群。
孟姓的傳統(tǒng)文化:
郡望和堂號
孟姓的郡望主要有平陵、平昌、武威。孟姓以平陸、三遷為其堂號。“三遷堂”出自孟母三遷之典故。孟子幼時家居近家族墓地,孟子就喜歡學喪事中的哭喊和埋墳之事。孟母為了教育兒子,把家遷到集市旁,孟子又喜好上做買賣的吆喝聲。孟母不得不第三次搬家,遷到了學堂旁,從此,孟子就喜歡上學習禮讓進退之數(shù),孟母十分高興地說“這里可以使我的兒子成為好人”。孟子后來成為最有學問的人,被后人稱為亞圣。
楹聯(lián) 孟姓的重要楹聯(lián)有以下五副:
龍山逸興;鹿門隱居。
珠還合浦;節(jié)鎮(zhèn)荊陽。
五友家聲遠;七篇世澤長。
篤生周世季;私淑圣人門。
教子無如仉氏;敬夫共仰孟光。
家訓格言 孟超然,清乾隆年間進士,一生著述豐富,《家誡錄》是其中的一種。孟超然基于“人有三成人:知畏懼成人,知羞恥成人,知艱難成人,否則,禽獸也”的民間普通家訓的思想,收集了上至先秦,下逮清朝多家名人家訓、警句、詩詞和著作,匯編了這部有影響的家訓專集。此書的宗旨是教育子孫及世人興孝悌、惜廉恥,勤治家,移風俗,以保持和維護優(yōu)秀的傳統(tǒng)道德和禮教。
名人頻率和宗族先賢:
《我國人名大辭典》收入了孟姓歷代名人108名,占總名人數(shù)的0.34%,排在名人姓氏的第八十七位;孟姓的著名文學家占我國歷代文學家總數(shù)的0.31%,排在并列第七十一位;孟姓的著名醫(yī)學家占我國歷代醫(yī)學家總數(shù)的0.17%,排在第九十三位;孟姓的著名美術(shù)家占我國歷代美術(shù)家總數(shù)的0.17%,排在并列第九十九位。
最有名望的是世稱“亞圣”的孟子,即戰(zhàn)國時思想家、zhengzhi
家兼教育家孟軻。歷史上孟姓的重要人物還有:戰(zhàn)國墨家巨子孟勝,勇士孟賁;西漢學者孟喜;東漢“舉案齊眉”的孟光;三國吳孝子孟宗,蜀漢名將孟獲;隋朝農(nóng)民軍領(lǐng)袖孟海公、孟讓;唐朝詩人孟浩然、孟云卿、孟郊,水利家孟簡;五代后蜀國君孟知祥;南宋名將孟珙;明清之際戲曲作家孟稱舜;民國歷史學家孟森;當代全國勞動模范孟泰,電子學兼物理學家孟昭英,教育家孟憲承,地質(zhì)學家兼礦床學家孟憲民,汽車設(shè)計專家孟少農(nóng)。
孟姓的血型
孟姓人群的血型分布總的是:O型占31.8%,A型占28.3%,B型占30.4%,AB型占9.5%。
姓氏人口查詢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轉(zhuǎn)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lián)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