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聽歌的人身上絕對不會少的一樣東西就是耳機,耳機可以讓歌聲只傳進一個人的耳朵里,而不會像公放一樣讓周圍的人聽見,讓人厭煩。耳機品牌該如何取名?現在就跟我要測字網老師一起了解一下吧。
耳機品牌取名推薦
雷尼耳機
麥利耳機
森迪耳機
賽聲耳機
捷舞耳機
沐朗耳機
麥佳耳機
藍音耳機
領運耳機
邁尚耳機
博蘭伊耳機
麥施迪耳機
梵卡登耳機
雅昂耳機
森夫耳機
歌達耳機
艾米耳機
火蜂耳機
杰安耳機
潮果耳機
藍捷耳機
愛普科耳機
星瑞斯耳機
宜好通耳機
龍樂拓耳機
愛力生耳機
拓路者耳機
諾特力耳機
音仕盾耳機
魔三角耳機
森威特耳機
麥動耳機
禪音耳機
森果耳機
魔耳耳機
磊聲耳機
精雷耳機
杰勝耳機
樂海耳機
環亞耳機
三匠耳機
大為耳機
創普耳機
藍鋒耳機
艾樂耳機
優音達耳機
炫音王耳機
麗體聲耳機
爽聲道耳機
海迪通耳機
美仕佳耳機
華音士耳機
佐佑爾耳機
馬森特耳機
聲寶真耳機
愛動力耳機
鑫科技耳機
藍耳兔耳機
愛迪聲耳機
麥迪聲耳機
舒科爾耳機
優杰朗耳機
賽音斯耳機
萬能俠耳機
雅致音耳機
佳音美耳機
龍麗音 耳機
昂奇耳機
登米耳機
樂昂耳機
縱籟耳機
英圖牧耳機
思泰丹耳機
美賽騰耳機
賽戈頓耳機
摩碩達耳機
丹瑞特耳機
利泰龍耳機
威美旺耳機
蘇達威耳機
夏普泰耳機
雅韻耳機
昂派耳機
森萃耳機
臻品耳機
壹贊耳機
萬領耳機
妙旭耳機
晶薈耳機
金戛耳機
天籟耳機
貝多豐耳機
國際知名耳機品牌
1)鐵三角
鐵三角是一家***的電子產品公司,成立于1962年。主營業務為研發、生產和銷售各種話筒、耳機、無線系統等音像設備和家用電器。在我國一般被作為一家耳機廠商為人所知。
鐵三角總公司在1962 年于***成立,公司的全球開發小組一直致力于音響器材的設計、制造、行銷及發行上。鐵三角公司由最初專注于留聲機唱頭的科技研發,以至時至今日,公司已能開發出高性能的話筒、耳機、無線系統、甚至乎商用飯團成形機以及其他高質量的電子產品,提供給專業人士和廣大群眾使用。
鐵三角耳機是由全球著名耳機廠商***鐵三角公司生產的。鐵三角成立于1963年,以唱片機墨盒生產起家。現耳機種類分為入耳式耳機、耳塞式耳機、掛耳式耳機、掛繩式耳機、便攜式耳機、** 耳機等。
鐵三角耳機的系列有:AD系列、W系列、C系列、E系列、F系列、ES系列、PRO系列、M系列、HA系列、PHA系列。
2)SONY
SONY總是將先進的技術以先進的設計包裝成產品,成為年輕人愛慕的品牌。每當Walkman推出新型時,也總是比較晚推出的廠商的產品要來的酷炫。卡式錄音機、彩色顯像管電視機、天線收音機等也都非常優秀?,F在SONY更將支援高解析音質的耳罩式耳機和入耳式耳機的設計作全新突破。
3)松下
松下產品在民用方面主攻數碼視聽、小家電、辦公產品、日用家電市場、特殊領域的專業設備。
現松下在民用產品有70多個產品,小如電動牙刷、剃須刀,大到廣播電視設備,以Panasonic ideas for life為口號,如等離子電視、液晶電視、數字背投、平面電視、數碼攝像機、數碼相機、DVD刻錄機、臺式DVD、便攜DVD、迷你音響、錄像機等等。
松下電器產業株式會社創建于1918年,創始人是被譽為“經營之神”的松下幸之助先生。創立之初是由3人組成的小作坊,其中之一是后來三洋的創始人井植歲男先生。經過幾代人的努力,如今已經成為世界著名的國際綜合性電子技術企業集團。
4)漫步者
Edifier漫步者企業1996年創立于北京,多年來專注于音頻技術的研究開發與產品應用,目前已發展成為以專業多媒體音響和家用音響為核心產品,以精湛的電聲技術、知名品牌、精細化管理、精良的制造工藝和產品品質而聞名業界的高新技術企業和行業領導品牌。
公司自有品牌“Edifier漫步者”在業內有著極高的知名度和良好口碑,2009年獲得“我國馳名商標”認定。憑借誠信穩健的企業風格,Edifier漫步者還屢次榮獲 “北京市著名商標”、“北京市名牌產品”、“守信企業”、“優秀新技術企業”等稱號。
5)魔音
魔聲耳機由全球知名耳機制造商美國魔聲公司設計生產的耳機的總稱。魔聲公司是全球領先的高品質耳機制造商,為家庭娛樂、音頻、家庭影院、手機、電腦和游戲提供高級連接性解決方案,同時也是iPod、iPhone和iPad配件和專業音頻領域的杰出創新者。魔聲公司由總裁李美圣(Noel Lee)于1979年前創立,在魔聲線材品牌的引領下,公司在高級音頻、視頻和數據連接性解決方案領域中引領潮流,在創新方面始終保持領先,魔聲耳機更是公司產品線中最重要的產品。2012年5月,魔聲公司在北京召開新品發布會,宣布2012年魔聲***性耳機新品登陸我國。
魔聲公司總裁李美圣(Noel Lee)先生出生于美國,父母是華裔。李美圣先生曾任美國**勞倫斯實驗室激光合成設計工程師,后成為巡演音樂人,發明或聯合發明了逾250項美國及世界專利。
6)聲海
聲海(原名:森海塞爾),由Prof. Dr. Fritz Sennheiser(弗里茨·森海塞爾博士,1912年5月9日~2010年5月17日)于1945年創立的森海塞爾是世界公認領先的專業話筒和耳機制造商。森海塞爾不斷地引領著新的音頻技術的潮流,研究開發中心在德國漢諾威。它也是業界公認的無線電、紅外聲傳輸技術、聽診式耳機、航空通話耳機、多媒體傳播、呼叫中心耳機和頭戴式耳機的先驅。
1954年推出了MD21動圈式采訪話筒,采用磨沙金屬表面設計,品質超群,具有極強的風噪聲和噪聲抑制能力,在最惡劣的環境中也能正常工作,這只話筒沿襲至今仍被廣泛選用,其返修率僅為4%,這足以證明其超強的可靠性。現已更名為聲海。
7)Stax
提起STAX,略有音響知識的人大都知道這是一家專門生產靜電耳機的***公司,對于靜電耳機,許多發燒友也只是久聞其名,難得見面,更沒有機會領教其冰清玉潔般的純美。但出乎我們意料的是STAX最早卻并不是生產靜電耳機起家的。
創立于1938年,創始人是Naotake Hayashi先生,一位對電子工程和音樂藝術有著同樣愛好的工程師。我們對STAX在40年代的歷史不甚了了,只知道STAX歷史上的首座次成功的重大商業合作發生在1952年:NHK 與STAX合作改進廣播用電容式話筒。50年代初的這次成功的合作不僅使STAX獲得了一次重要的商業機會,更使其改良后的電容話筒設備成為NHK的測量標準。幾乎與此同時,STAX推出了CP-20 唱頭和POD-1 射頻振蕩/解調器,這套系統是當時最為敏捷的唱機尋跡拾音系統,只需1克的針壓就可以完成準確的尋跡。
8)拜亞動力
拜亞動力(beyerdynamic GmbH & Co. KG)是世界著名的個人音頻設備品牌,創立于德國。產品包括頭戴式耳機、耳塞、受話器等,其中以耳機和話筒最為知名。與愛科技(AKG)森海塞爾(Sennheiser)歌德(Grado)等并稱的知名耳機品牌。
拜亞動力是一家成立于德國柏林的專業音響制造商,它和奧地利的AKG一樣,起初以制作影院音響器材(喇叭)為業。拜亞動力這個名字得自于其創始人尤根-拜亞(Eugen Beyer)。
9)AKG
AKG(中文商標:愛科技),音頻領域最知名的品牌之一,全球四大耳機生產商之一,AKG這三個字母就是專業精神與聲音品質的代表。AKG依靠話筒、耳機和通訊設備生存,良好的銷售業績向世人證明了這一決策的正確性。AKG在專業音頻領域最有名望的產品是專業耳機和話筒。60多年中,AKG設計生產了用途各異的專業耳機達100多種型號,有通訊耳麥、專業** 耳機、電視伴音耳機、單聲道耳機、四聲道耳機、紅外無線耳機、影院環繞聲耳機等類型。
AKG(愛科技公司),德文全稱:(Akustische und Kino-Gerate Gesellschaft m.b.H)是一家奧地利聲樂設備制造商,主要產品包括麥克風、耳機、無線音頻設備等。AKG在專業音頻領域最有名望的產品是專業耳機和話筒。
10)UE
始于1995年的UE,全稱為ULTIMATE EARS,曾經和美國另一品牌WESTONE(威士頓)一起,是做助聽器起家的。后來兩者分家,各自都出品了音樂耳塞系列。首座款UE耳機是音響工程師Jerry Harvey 為了讓在舞臺上表演的Alex Van Helan擁有精確的** 設備,研發出的世界首座款客制化雙單體耳道式耳機系統,隨后受到眾多巨星青睞,至今全世界已有超過75%的專業音樂人使用。
給耳機產品起名注意事項:
(1)有備無患
就像愛車人喜歡有備胎一樣,公司里常常要保持一定量品牌名(已經注冊或構思中),萬一有危機出現即可隨時遞補。在遭到機構單位咔嚓之后,立即更換新品牌,將風險減低到最小。
(2)不能暖昧
椰汁是果菜汁市場中的王牌,于是成了模仿的對象。** 南部有一家廠商也是生產果菜汁,卻取名為“椰汁蜜”,無心之過倒也惹來商禁風波(就是因為跟人家太類似了,麻煩馬上跟著來)。
(3)名符其實
商品名注重一眼望穿,一秒鐘內讓人家知道您在賣什么東西,較討人喜歡,也可省下很多廣告費。美國有“白色城堡” 這么個品牌,你猜它猜什么?是家喻戶曉的內褲!一般人實在很難連想它會與衣服有關。有人告訴筆者“萬客隆” 她老搞不懂,每次約會都弄錯地方,很傷腦筋。而猛打廣告的“喜之郎”、“吃了再說”都明顯有吃的意境,在命名規則里不會讓人誤想或不易辨識。
(4)一目了然
商品名想達到短小精悍境界,又好念好記,往往可遇不可求。“康師傅”就是個精悍的典型例子,好念好記之外,還有心理的附加價值在(不曾是品牌品,而且意味著健康)。“椰汁”的出爐的確叫人興奮,興奮它的大膽、新潮、好念又好記,尤其商品意味很濃,就像椰子汁般的香純。
(5)便于設計。
通常較重視廣告的企業都會請人設計商品名的標準字。以前文案人員是不關心字好不好寫、好不好造型,所以往往新命名出來的標準字不是很臃腫就是很怪異。印刷之后的商品名字 好不好看,事前最好也考慮一下,以免壞了百年大計。
(6)不拘一格。
起名者要敢于突破同類商號或產品取名的一般格局,以一種與眾不同的方式來給產品取名。不少企業在給商標取名時,都循著一條較固定的模式,雖然名字不同,但模式一樣,這同樣 會影響到商標的宣傳效果。以化妝品、營養液為例,許多廠家慣于以這個"寶"那個"霜" 來為商標取名。這些產品種類一多,差別又不大,名稱也一個模式,其中的某一具體產品就 很難給人留下獨特的印象。在這種情況下,突破常規命名模式,就變得非常重要。杭州的娃哈哈兒童營養液在這方面做得非常成功。他們突破了人們的一般習慣,以兒童歌曲中的"哇 哈哈"稍加改動而來的"娃哈哈"的意思,與產品的功能十分貼切。產品能成為名牌,可以說也是與這個富有個性的商標名字分不開的。與此有異曲同工之妙的還有"太太"口服液。
(7)諧音趨吉。
漢語里有許多同音字(詞)和近音字(詞),它們雖然發音相同或相近,但意思卻會相差很遠。 如郵票--油票、向前看--向錢看。
(8)專名專用。
名稱是事物的專有標志,只有名實相副,才能準確地反映事物的特征,才能讓人叫著順口,聽著順耳,這就是古人所說的"名正言順"的涵義。因而"名副其實"是命名的重要原則。
(9)意音俱佳。
讀音是名字的物質外殼,名字發音的好壞不僅關系到名字的聽覺形象,而且也關系到它能否讓人讀來上口。許多世界商號尋求最為適當的發音。
總之,一種產品要打開銷路,占領市場,不僅要求質量高,而且不能忽視牌名的作用。起一個既符合產品性能特征,又符合消費者心理需求的名字,無疑會提高產品的知名度和競爭力。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