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續前篇(–現代人普遍認識風水之說,但可能不古代有“風角術”這一門古老的術數,它相“風”以占侯預測人事吉兇福禍。古代《后漢書》中記載精通風角之術的方士就有人,本文系列三篇,舉述他們令當時人嘖嘖稱奇的風角占術事跡,以讓當今的人再次深度審思陰陽五行的生克制化理論與天地、萬物、社會、人事間的內在。
“風角”是一種古老的術數。它根據風向、風力、風速、風色及起風的時間等等,來預測人事吉兇福禍。古人把風看成是陰陽二氣的產物,如果二氣失衡或失和,就會形成風。那么,自然界的風也就有了陰陽之分,有了陰陽之分,也就具有了五行的性質。如此一來,陰陽五行的生克制化理論,自然就與天地、萬物、社會、人事等有著某種內在的。
風角術
古人在很早的時候對風就有了很細致的觀察,古人對風的認識,最早可以追溯到伏羲。有人則以為,夏禹時就出現了用于觀測風向和風力的測風儀——司風烏。到了西漢,為了觀測風向和風力,人們就發明了觀測風的儀器——相風,出現了專門的根據自然界的風來預測人事吉兇的風角術。當時的一些術數名家,如京房、翼奉等都撰有這方面的著作。東漢時期,風角術盛極一時,甚至表現出直凌其他術數之上的強勁勢頭。
《后漢書》記載精通風角術的方士
楊由
楊由,字哀侯,蜀郡成都人。他從小修習《易經》以及七政、元氣、風角方面的占候。他在郡府任文學掾。當時有大雀夜間落在兵庫樓上,太守廉范為此詢問楊由。楊由回答說:“這預示郡內將有小戰亂,然而無大妨礙。”二十多天以后,廣柔縣內的蠻夷反叛,***官吏,郡守調守兵庫的去攻打蠻夷。
又有一次,風吹削了樹皮,太守向楊由詢問。楊由回答說:“將有人獻樹上結的果實,顏色是黃紅色。”一會兒,五官掾獻上幾袋橘子。
楊由曾經跟著他人喝酒,他吩咐駕車的人說:“酒如果喝了三輪,趕緊駕車走。”不久他催促趕快離開。后來主人的住處發生打斗sharen 的事,別人問他怎么的,楊由說:“最近土地廟里的樹上有斑鳩在打斗,這是有兵賊的征兆。”他的話有很多得到應驗。他寫了十多卷書,書名叫《其平》,后在家中去世。
樊英
樊英,字季齊,南陽魯陽人。樊英從小在三輔接受學業,修習《京氏易》,同時通曉《五經》。他又擅長風角、星算、《河圖》《洛書》、七緯書,推算災異。樊英隱居在壺山的南邊,來向他學習的人從四方而來。州郡先后以禮相請,他都不答應;公卿推薦他為賢良方正、有道,他都不去。曾經有暴風從西方而來,樊英對學生們說:“成都集市上有非常大的火。”接著口中含水向西噴了口水,要學生們記下日期時辰。后來有位從蜀郡成都來的客人,說:“那一天大火正烈之時,突然從東面出現黑云,一會兒就下起大雨,火才得以熄滅”。于是天下的人都稱贊樊英的法術。
李郃
李郃,字孟節,漢中南鄭人。他的父親李頡,以儒學知名,官做到博士。李郃繼承父親學業,在太學游學,通曉《五經》,懂得《河圖》、《洛書》、風角和占星,外貌質樸,沒人他。縣府召他在縣府當掌管查盜和迎送客人的小吏。和帝即位以后,分派使者,都穿著平民服裝只身巡行,各自去州縣采集歌謠。
有兩個使者該到益州,他們到李合負責的客官投宿。當時正值夏夜,露天而坐,李郃抬起頭仰望天上,問道:“二位從京師出發時,可朝廷派兩位使者嗎?”兩位使者默然不語,他們吃驚地互相看了看,說:“沒聽說。”問他怎么的。
李郃指著天上的星給他們看,說:“有兩個使者的星移向益州分野,可以這件事。”三年以后,使者中有一人擔任漠中太守,而李郃仍然做小吏,太守驚奇他德不顯露,召他擔任戶曹史。
當時大將軍竇憲娶妻,全國的郡國都送禮物去慶賀,郡守也派了使者,李郃進言勸阻說:“寶將軍是皇親,他不注意禮儀和品德,卻專擅權力,驕傲放縱,他的敗亡之禍很快就到了,希望您一心效忠朝廷,不要與寶憲往來。”太守堅持派使者去,李郃阻止不了,就請求自己去,太守同意了。
李郃于是在路上滯留不前,為的是等候變化。他走到扶風,而竇憲回歸封國,他的黨羽全部伏誅,凡是和竇憲往來的人全部被免職,只有漠中太守沒參與往來。
李郃在這一年中被推舉為孝廉,五次升遷,擔任尚書令,又被授太常。元初四年,他接替袁敞擔任司空,他多次陳述朝廷得失,有忠臣品節。他擔任司空四年,因犯受人請托的事情被免職。
段翳
段翳,字符章,廣漢新都人。段翳修習《易經》,懂得風角。當時有來跟他學習的人,雖然人沒到,他必定事先他們的姓名。他曾經告訴看守渡口的官吏說:“某天將有兩名學生,挑著擔子打聽住處,希望告訴他們。”后來果然像他說的那樣。
又有一位學生前來學習,年后,自認為大致窮究了的學術精要,辭別回鄉里。段翳為他配制了一副膏藥,并且寫了一封文牘封在竹筒里面,告訴學生說:“遇到緊急情況時打開來看。”
學生到葭萌時,與官吏搶著過河,守渡口的官吏打破了學生從者的頭。學生打開竹筒看到信,信上說到葭萌,與官吏爭斗腦袋被打破的人,用這副膏藥包頭。學生根據段翳的話做,被打傷的人立刻就好了。學生驚嘆信服,于是回來修完學業。段翳一生隱居,在家中去世。
李南
李南,字孝山,丹陽句容人。他自小專心學習,懂得風角。和帝永元年間,太守馬棱因為盜賊的事情被征召,將要去見廷尉,官吏百姓心中不安。李南特地拜訪馬棱,向他致賀。馬棱心中有恨意,對他說:“太守無德,現在將要被治罪,然而您反而祝賀我嗎?”
李南說:“早晨有之風,明天中午時應當有好消息,所以來慶賀。”第二天,馬棱伸長了脖子等到天晚了,認為不可能應驗了。到晚飯時,就有驛使帶來詔書赦免和停止馬棱的事情。李南問使來得晚的原因,使者說:“前面在渡浦里航時,馬歪了腳跟,所以沒法快走。”馬棱這才服了李南。
后來李南被推舉為有道,被公府召用,因病未能成行,后在家中去世。李南的女兒也通曉家傳道術,她嫁給由拳縣的一傭人為妻。她早晨到廚房,突然出現暴風,她就上堂向婆婆要求回娘家,辭別父母。婆婆不答應,她就跪在地上哭著說:“家中世代遺傳道術,暴風突然出現,先吹窀上煙囪,再吹及水井,這是主做飯的婦女有災難,是妾將死的征兆。”接著她寫下自己死的日期。婆婆于是讓她回娘家,到那一天她病死了。(待續
資料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