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勞動節(jié)是在五月一號,勞動節(jié)能放假,說到與勞動節(jié)相關(guān)的生肖謎語大家知道的有多少呢?我國的十二生肖文化源遠流長,更有許許多多的生肖謎語流傳,今天我們就來看看一個謎語,五一勞動節(jié)打一生肖。
謎底:牛
解釋:在我國文化中,牛是吃苦的符號、高尚的象征、任勞任怨的代名詞。牛以勤勤懇懇、任勞任怨、埋頭苦干的精神為世人所喜愛與贊賞,所以謎底是牛。
與生肖牛相關(guān)的故事:
?。?)古時,牛正是玉帝殿前的差役,時常往返于天宮和大地之間。有一天,農(nóng)夫托牛給玉帝傳個口信,說是人間寸草不生,大地光禿禿的,太難看,請玉帝帶點母草籽給人間,把人間打扮得好看些。玉帝聽了,覺得有道理,便問殿下眾神誰愿去人間木雕牛撒草種。
“玉帝,我愿去人間撒草種。”牛王自告奮勇地說。
“你是個粗心大意的家伙,恐怕不行吧。”玉帝不放心地說。
“玉帝放心,這點小事我都辦不好,甘愿受罰。”牛王堅持要去。
玉帝同意了牛王的請求,屬咐牛王到人間后,走三步撒一把草籽。
牛王帶著草籽,走出天宮,在跨出南天門時,不小心跌了一跤,附下人間后,頭腦暈乎乎的,誤以為玉帝的旨意是走一步撒了三把草籽。于是,大把的草籽撒在了大地。
第二年,野草叢生,農(nóng)夫根本無法種莊稼了。
他們托灶神告訴玉帝,野草太多,莊稼無法生長。玉帝知道壞事了,召來牛王一問才知道粗心的牛王是一步撒三把草籽,把一件好事辦壞了。
“你這粗心的老牛,弄得人間遍地里草,當初你怎么保證的?從今以后,你和你的子子孫孫都只準吃草,幫助農(nóng)夫除草,同時,祖祖輩輩是幫助農(nóng)夫干活兒。”玉帝說完,怒氣未消,飛起一腳踢向老牛,牛王一個筋斗從天上落到人間,嘴巴朝下,被摔掉一排上牙。于是,牛從此便一輩子給農(nóng)夫當苦力,并且人未停止啃青草。直到今天,它的那排上牙也還沒有長出來。
但是,牛是個知過即改的好動物,它任勞任怨,勤懇踏實,拉車犁田從不松套,為農(nóng)夫做了不少工作,博得人們的好評。在排生肖的時候,人們一至推舉他為生肖。如果不是投機的小老鼠藏在牛角上,搶先得了頭名,牛王肯定還會當上生肖首領(lǐng)呢。牛憑自己對人類的貢獻當上了人類的生肖。
凌晨1--3時(即“丑時”)。這時候牛吃足了草,“倒嚼”最細、最舒適,所以丑時同牛搭配。
?。?)在漢族交際風俗中,有"結(jié)牛財親"一說,流行于湖南一帶。在當?shù)?,一頭牛幾戶公用的稱為結(jié)牛財親,并視作親戚,牛的所有權(quán)一旦換成別人,其"親戚"關(guān)系也到此結(jié)束。流行于陜西留壩縣等地的"牛王會",是為老人做壽的稱謂,因為牛耕田犁地,有功于人,并且排在生肖的前列,以牛為名給老人祝壽,以表示尊敬。
苗族有搶牛牛尾的婚姻風俗,流行貴州西北一帶。男女訂婚后,女方要喂養(yǎng)一頭黃牛,待婚禮那天將牛牽到現(xiàn)場,用兩根繩索絆住牛腿。然后由新娘一刀砍下牛尾,新郎會立刻上去搶奪牛尾,若能在女方父母到來之前奪得牛尾,便可立即成婚,否則婚姻告吹。
?。?)我國少數(shù)民族也有慰問耕牛的習俗,稱為“獻牛王”。
貴州的羅甸、安龍等地的布依族,以農(nóng)歷四月初八為牛賀歲。這一天,讓牛休息一天,讓牛吃糯米飯。仡佬族的牛王節(jié)也稱"牛神節(jié)"、"敬牛王菩薩節(jié)"、"祭牛王節(jié)",每年農(nóng)歷十月初一舉行。那一天,人們不再讓牛勞動,并用上好的糯米做兩個糍粑,分別掛在兩個牛角上,然后將牛牽到水邊照影子,以此種方式為牛祝壽。
在貴州榕江、東江一帶的侗族中,每年夏天六月初六舉行"洗牛節(jié)",屆時春耕已結(jié)束,人們把牛牽到河邊洗澡,并在牛欄旁插幾根雞毛和鴨毛,祈禱耕牛平安健壯。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轉(zhuǎn)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lián)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