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面一:通過公歷生日查詢
通過公歷生日查詢八字是比較簡單的一種方法。大多數(shù)情況下,我們都可以知道自己的公歷出生日期,而八字又是根據(jù)出生年月日的干支推算而來。因此,我們可以通過公歷出生日期來查詢自己或他人的八字。查詢方法如下:
1. 首先,我們需要了解自己的出生日期,即公歷的年月日。如果是查詢他人的八字,需要得到他人的出生日期。
2. 接下來,我們需要在網(wǎng)上搜索相關的八字算命網(wǎng)站或APP,選擇可靠的網(wǎng)站進行查詢。
3. 打開八字算命網(wǎng)站或APP,輸入出生年月日等信息,點擊查詢按鈕,系統(tǒng)會自動計算出這個人的八字。
4. 在查詢結(jié)果中,我們可以看到這個人的生辰八字信息,例如:出生年份對應的天干地支、出生月份對應的天干地支等等。
通過這種方法,我們可以輕松查詢到自己或他人的生辰八字,在日常生活中進行參考和運勢預測。
方面二:通過自己手動計算查詢
雖然現(xiàn)在有很多八字算命的網(wǎng)站和APP,但有些人可能對于網(wǎng)絡不是很信任,或者想更加深入地了解八字的原理,那么手動計算八字也是一種不錯的選擇。下面,本文將介紹一下手算八字的方法:
1. 首先,我們需要知道出生年份對應的天干地支序列。如下所示:
甲子、乙丑、丙寅、丁卯、戊辰、己巳、庚午、辛未、壬申、癸酉、甲戌、乙亥、丙子、丁丑、戊寅、己卯、庚辰、辛巳、壬午、癸未、甲申、乙酉、丙戌、丁亥、戊子、己丑、庚寅、辛卯、壬辰、癸巳、甲午、乙未、丙申、丁酉、戊戌、己亥、庚子、辛丑、壬寅、癸卯、甲辰、乙巳、丙午、丁未、戊申、己酉、庚戌、辛亥、壬子、癸丑、甲寅、乙卯、丙辰、丁巳、戊午、己未、庚申、辛酉、壬戌、癸亥。
2. 接下來,我們需要知道出生月份對應的天干地支序列。如下所示:
正月:丙寅、丁卯、戊辰、己巳、庚午、辛未、壬申、癸酉、甲戌、乙亥、丙子、丁丑;
二月:戊寅、己卯、庚辰、辛巳、壬午、癸未、甲申、乙酉、丙戌、丁亥、戊子、己丑;
三月:庚寅、辛卯、壬辰、癸巳、甲午、乙未、丙申、丁酉、戊戌、己亥、庚子、辛丑;
四月:壬寅、癸卯、甲辰、乙巳、丙午、丁未、戊申、己酉、庚戌、辛亥、壬子、癸丑;
五月:甲寅、乙卯、丙辰、丁巳、戊午、己未、庚申、辛酉、壬戌、癸亥、甲子、乙丑;
六月:丙寅、丁卯、戊辰、己巳、庚午、辛未、壬申、癸酉、甲戌、乙亥、丙子、丁丑;
七月:戊寅、己卯、庚辰、辛巳、壬午、癸未、甲申、乙酉、丙戌、丁亥、戊子、己丑;
八月:庚寅、辛卯、壬辰、癸巳、甲午、乙未、丙申、丁酉、戊戌、己亥、庚子、辛丑;
九月:壬寅、癸卯、甲辰、乙巳、丙午、丁未、戊申、己酉、庚戌、辛亥、壬子、癸丑;
十月:甲寅、乙卯、丙辰、丁巳、戊午、己未、庚申、辛酉、壬戌、癸亥、甲子、乙丑;
十一月:丙寅、丁卯、戊辰、己巳、庚午、辛未、壬申、癸酉、甲戌、乙亥、丙子、丁丑;
十二月:戊寅、己卯、庚辰、辛巳、壬午、癸未、甲申、乙酉、丙戌、丁亥、戊子、己丑。
3. 然后,我們需要進行一系列的計算,得出出生日期對應的八字,具體方法如下:
1)首先,我們需要將出生的年份轉(zhuǎn)化為干支紀年,并用天干在地支上表示。例如,1993年是“癸酉年”,那么可以表示為“癸(天干)在酉(地支)上”。年份對應的干支紀年有固定的規(guī)律,大家可以結(jié)合天干地支序列自行推算。
2)然后,我們要計算出出生月份對應的天干地支,方法是用“出生年份的地支”為基準,按照“地支藏干”來對應。例如,如果出生年份是“酉”,那么按照地支藏干表可以得到其“藏干”為“辛金、戊土、癸水”,然后找到出生月份對應的“地支”,即可將“藏干”中的三個干與“出生月份的天干”一一對應,得出該月份的天干地支。以此類推,我們可以算出每個月的天干地支。
3)接著,我們需要算出出生日對應的天干地支,方法是用“出生年份的天干”為基準,加上“出生月份的天干”和“出生日的天干”的天干數(shù)量,然后用天干在地支上的原理進行對應。例如,如果一個人是1993年10月13日出生的,那么根據(jù)之前的計算,可以得出其“天干”是“癸”,“出生月份的天干”為“戊”,“出生日的天干”為“辛”,因此天干的數(shù)量是1 + 5 + 7 = 1(因為天干有10個,每過10個就重新開始算)。接下來,我們將“癸”依次對應到天干地支序列中,得出其“天干”為“癸”,“地支”為“亥”。
4)最后,將以上計算出的三個成分合在一起,就是該人的完整八字。例如,如果一個人是1993年10月13日出生的,根據(jù)前面的計算,可以得出其完整八字為“癸亥(年)戊戌(月)辛未(日)庚申(時)”。啟用八字又可以了解到自己的性格、運勢、婚姻等方面的信息。
通過以上介紹,我們可以了解到兩種查詢生辰八字的方法。如果您不信任網(wǎng)絡或者想了解更加深入的知識,那么手動計算出生八字也是一種不錯的選擇。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zhuǎn)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lián)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