屬蛇人的本命佛-普賢菩薩,曾譯遍吉菩薩,音譯為三曼多跋陀羅,我國佛教四大菩薩之一。是象征理德、行德的菩薩,同文殊菩薩的智德、正德相對應,是娑婆世界釋迦牟尼佛的右、左脅侍,被稱為“華嚴三圣”。許多***真言宗人士認為衛護佛門的金剛薩埵是普賢菩薩化身,密教是由金剛薩埵所開創。另一說金剛薩埵為大勢至菩薩或其他佛、菩薩所示現。普賢菩薩道場:四川峨眉山。普賢菩薩生日:農歷二月二十一。
普賢菩薩是屬龍和屬蛇人的本命佛,他以智導行,以行證智,解行并進,完成求佛者的志愿,所以又稱“大行普賢菩薩”。普賢菩薩默默的守護龍年和蛇年出生的人,使您實現最大愿望,除掉各種小人,增加領導者的權威,使您人生如愿以償,幸福美滿。因此龍年、蛇年生人,若能虔誠佩戴或供奉與之緣深的普賢菩薩之本命佛法像,能獲菩薩護佑,災邪遠離,延年益壽并有意外收獲。
普賢菩薩-普賢之名
普賢之名始出于三曼陀羅菩薩經,后廣見諸經而成普遍之信仰。據法華經普賢勸發品載,普賢菩薩乘六牙白象,守**
華之行者。臺宗二百題卷十立有相普賢論題,依禮懺誦經之有相行,達成感見普賢之旨。又華嚴經普賢行愿品卷四十說普賢菩薩十種廣大之行愿,即:禮敬諸佛、稱贊如來、廣修供養、懺悔業障、隨喜功德、請轉**
、請佛住世、常隨佛學、恒順眾生、普皆回向。經中一一述此十大愿,明其功德無量,臨命終時,得此愿王引導,往生阿彌陀佛極樂世界。然此十大愿為一切菩薩行愿之標幟,故亦稱普賢之愿海。以此菩薩之廣大行愿,一般稱為大行普賢菩薩。道場四川峨眉山。
普賢菩薩-傳說故事
普賢菩薩,行愿無窮,分身塵剎,隨緣教化眾生。據史記載:我國佛教古德拾得大士,是普賢菩薩的化身。天臺山國清寺的豐干禪師,一日行經赤城道旁,聞草叢中有兒童啼哭,趨前視察,見一小孩約十來歲,詢其姓名,答:‘我無家、無姓、亦無名。’豐干禪師愍其無依,帶回國清寺,交庫房當茶童。因是拾來,名之拾得。
由于拾得聰明伶俐,三年后升任齋堂香燈,及執掌出食等雜事。一日,四顧無人,竟登座與所供奉的圣像對坐而食,還呵斥圣像小果,焦芽敗種。事被知庫靈熠禪師看見,責其對圣像不恭,可能頭腦有毛病,罷其香燈職,派往廚房洗碗碟,常將多余飯菜,盛于竹筒,贈其摯友寒山子。
有一次寺中飯食花果被鳥琢食,拾得竟執杖打寺中供養的山神像,責其守護伽藍不力,有失職責,枉受沙門供養。當晚寺僧,皆夢見山神說:‘拾得打我,罵我。’靈熠禪師至山神像前視察,果見山神像有杖打痕跡,始知拾得來歷不凡。
拾得與寒山子時相往來,還常對人說佛法。但人不信,反而譏誚怒罵,甚至打之。寒山對拾得曰:‘世間人穢我、欺我、辱我、笑我、輕我、賤我、惡我、騙我、我該如何對他?’拾得答曰:‘那只有忍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過幾年,你且看他。’
后拾得掌牧牛之職,一日,正值寺中半月布薩,律師正為僧眾在堂中說戒。拾得驅牛群到法堂前倚門而立,并撫掌笑曰:‘悠悠哉,聚得作相,這個如何?’說戒和尚怪其不敬,怒斥曰:‘下人瘋狂,破我說戒。’拾得見其嗔心起,即說偈曰:‘無嗔即是戒,心凈即出家;我性與汝合,一切法無差。’戒和尚見拾得嘻皮笑臉,氣得下堂來打拾得,要他驅牛出去。
拾得曰:‘我不趕牛了,這群牛,皆大德前生的知事僧,它們都有法號,不信,且看我叫它們出來。’隨即對牛群說:‘前生律師弘靖站出來。’即有一白牛作聲而過,又曰:‘前生典座光超出來,’又有一黑牛應聲而出。拾得又叫:‘直歲靖本出來,’又有一牯牛應聲出來,最后,拾得牽一牛說曰:‘前生不持戒,人面而畜心,汝合招此咎,怨恨于何人,佛力雖廣大,汝卻辜佛恩。’
自此,僧眾始知拾得,并非凡間俗子,不再以瘋子看待。后因阿彌陀佛化身的豐干禪師,對丘太守說:寒山拾得,是文殊普賢的化身,圣跡顯露,與寒山子同離國清寺,后不知所終。
文殊、普賢兩位大士,一為諸佛母,一為諸佛長子,公孫二人,常在十方諸佛前,共作佛事,游戲人間,常在一起。淳熙年間,文殊菩薩應身為兜率寺戒阇黎時,普賢菩薩亦同時化身為周氏女,排行第七,人皆稱她周七娘。生時便有種種神異,長大后不肯嫁人,每天行乞于市,晚常宿于普濟橋下,常與戒阇黎在一起,妙行莫測。時人不解,笑為瘋婆。后有圣者歌曰:‘戒師文殊,周婆普賢,隨肩搭背,萬世流傳。’后人始知是菩薩應世。
12生肖護身符(平安,旺財,事業,婚姻)
屬鼠 屬牛 屬虎 屬兔
屬龍 屬蛇 屬馬 屬羊
屬猴 屬雞 屬狗 屬豬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