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每一個人都是非常的盼望過年的,可以有好多的好吃的可以穿新衣服等等,還可以得紅包,其實過年也是有很多的講究的,那么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聊一聊大年初三的風俗有哪些?大年初三的禁忌有哪些?一起來看看吧!
【大年初三的風俗有哪些】
因為這天可以把大年初一、初二這兩天的垃圾集中清理掉,拿起掃帚打掃房間了,而且在打掃的時候要從外往里掃,表示聚財的意思。
在南方地區,大年初三的早上要貼“赤口”(禁口),認為這一天易生口角,不宜拜年。所謂“赤口”,一般是用長約七八寸、寬一寸的紅紙條,上面寫上一些出入平安的吉利話,貼在前門和后門的門頂上,另外有一張是放在垃圾上挑出外面倒掉。這些垃圾是初一、初二兩天積下來的,一定要到初三才一起清理倒掉,否則,等于把家中的金銀財寶向外流一樣??傊?,貼“赤口”,是使人們心理上覺得一年到頭都能出入平安,不與人發生口角或各種不幸的災難,家中多多招財進寶,萬事如意。
也有一些地區認為這天是女媧造羊的日子,故稱“羊日”。在這一天里,人們不能殺羊,如果天氣好,則意味著這一年里,羊會養得很好,養羊的人家會有個好收成。
根據我國古代的傳說,大年初三也是“老鼠娶親”的日子,所以相傳入夜后,就必須早早熄燈就寢,讓老鼠家族們舉行婚禮,并在家中各處撒鹽與米,意思是要與“老鼠分錢”。
【大年初三的禁忌有哪些】
1、忌殺羊
傳說,農歷初三是女媧造羊的日子,所以這一天也被民間稱為“羊日”。在這一天,人們禁止殺羊,除此之外,還要看當天天氣,如果當天的天氣不錯,則意味著新的一年里羊會生長得很好,飼養者在這一年里會有一個好收成,羊會養得肥肥壯壯。
2、忌打掃
大年初三又稱為小年朝,即“天慶節”。在這一天不掃地,不乞討生火,不傾倒污水,據說會將一年里的財運都給倒掉。
3、忌說臟話
在大年初三,要多說好話,忌罵小孩,忌說出口不雅之言。尤其是小孩子,如果一不小心說漏了嘴,大人要馬上說“童言無忌”。
在我國南方地區,很多地方早上要貼“赤口”也叫“禁口”,認為這一天容易和別人發生爭吵,不適宜拜年。所謂的“禁口”,也是一種尋求心理上的安慰,就是在一張紅紙條上面寫上一些吉利的話,貼在家里前門和后門的橫梁上。
4、忌點燈
大年初三這一天又被稱為是“老鼠嫁女兒”的日子,忌點燈。入夜后,很多父母都會哄孩子早早睡覺,說是不要吵著老鼠家族辦喜事,并在家中各處撒鹽與米,表示和老鼠共享一年的收成,稱為“老鼠分錢”。
“老鼠娶親嫁女兒”的說法在全國各地都有,只是各地因為習俗不同,日子不固定,但是民間比較流行的是農歷初三的這天晚上。家里不許點燈,不許吵鬧,要保持安靜。
比如北京地區,老鼠娶親的日子是在正月十七或者十八,北京有句諺語叫“十七八,耗子成家。”
5、忌摔東西
大年初三忌摔壞東西,如果不小心摔了東西,要趕緊說:“打發、打發”,寓意著發財。這是提醒人們過年也不要忘乎所以,應當小心翼翼、以求吉祥如意。
6、忌吃米飯
民間流傳正月初三是谷子的生日,這一天人們要嚴禁吃米飯,另外,還要看這一天的天氣如何,如果天氣好,寓意這一年中將會稻谷豐收,風調雨順,如果天氣不好,則可能歉收。
其實,在現在看來,當時古代社會是農耕為主,生產力不發達,也不像現代這樣機械化作業,古代全靠人力,人們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希望祈禱新的一年里五谷豐收。因此將農歷初三這一天定為五谷的生日,有感謝和祝賀五谷之意。
7、忌動剪刀
老輩人認為到了大年初三這一天如果動剪刀,在這一年里都會沒好事,是非不斷,所謂“剪不斷,理還亂”。
【大年初三吃什么】
1、吃合子
間有俗語說:初一的餃子、初二的面、初三的合子往家轉。很明顯,初三有吃合子的習俗,合子是中華面食中的一種,是我國北方,尤其是在京、津地區流行的一種面食。我國自古講究“合”;而合子也是兩張面皮蓋在一起,包起的形狀樣式;“合”諧音“闔”,寓意:闔家團圓,和和美美。
合子的面皮一般不用發酵的面,而是用燙面和冷水面這兩種,合子的“餡兒”必須以蔬菜為主,少放肉餡,甚至不放肉餡,合子皮薄、餡大、味道鮮美,因此深受歡迎。
2、吃菜包飯
“初三吃口菜包飯,合家歡聚慶團圓”。每年的大年初三,家家戶戶都會備上一頓“菜包飯”。從字面上不難理解,這道飯,其實就是由菜葉包住的飯,預示新的一年財源廣進嘍。大蒜、豆角、蝦米、韭菜、生菜都是菜包飯必備的,把白米飯倒進鍋里,和韭菜、大蒜、豆角等一起炒好。然后,鋪好生菜,放在手心,接著添上早已炒好的飯,雙手并攏,將生菜葉卷起來,用手攏成團捧著吃,寓意團團圓圓。
3、吃冷水面
冷水面顧名思義是用冷水和面,這樣和出的面彈性好,餡裝得多,但是不能搟得太薄,否則入鍋后容易破損。冷水面團創造出面團不同的軟硬度口感,面的顏色潔白,面皮有韌性和彈性,可制作水餃,刀削面,貓耳朵,豆沙酥餃等。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