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元節(jié)的時候我們都會祭拜去世了的親人,這也是表示對他們的懷念,是有必要重視的,我們可以通過風水去看一下這方面的講究,那么今天不妨讓我們一起去探索一下中元節(jié)如何祭拜親人嗎,中元節(jié)祭拜要準備什么,快來下文看看吧!
【中元節(jié)如何祭拜親人嗎】
1、在中元節(jié)這天,地府會放出陰靈,讓他們回家團圓。所以中元節(jié)是民間祭祀祖先的日子。在這一天,民間把先人的排位一個個請出來,恭恭敬敬放到專門做祭拜的供桌上。七月是小秋,很多農(nóng)作物已經(jīng)成熟,民間按例要把今年的新米供上,讓祖先嘗嘗今年新的收成。焚香祭拜,匯報自己的一言一行,祈求祖先保佑。
2、鬼節(jié)的祭祀,是對先人的緬懷,是對祖先的紀念,是一種發(fā)自內(nèi)心的敬愛和尊重。在江西湖南等地,中元節(jié)是比清明還要重要祭祖日。以孝事親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祭祀是愛心孝心的體現(xiàn),是寄托哀思,追悼親人的主要方式。
3、古人認為陰間和陽間之間,是一條很黑的路,沒有指引的話,孤魂野鬼是無法走入輪回,所以民間流傳著一種河燈。上元節(jié)流傳的是花燈,屬陽,在陸地,中元節(jié)的花燈是在河里,屬陰。中元節(jié)放河燈,表示活著的人對死者的告慰,給他們照亮前行的路,祝愿他們早入輪回。
4、鬼節(jié)不是信仰崇拜,在科學昌明的今天,鬼節(jié)也依然有意義。“舉頭三尺有神明”,對于我國人來說,鬼神是敬畏,是內(nèi)心原則的守護者。多了這份敬畏,我們就能更好的約束自己,善待別人。另一方面,鬼節(jié)讓我們知道自己來源,明了自己的歷史。在祖先的祭祀中,重拾祖先的榮耀,不忘祖先的恩澤,在祭祀追思中,自勉自強,傳承家風,不墮家聲。不忘歷史,保持敬畏,這才是現(xiàn)代“鬼節(jié)”的意義所在。
【中元節(jié)祭拜要準備什么】
1、貢品的選擇:飯菜,小食,當季水果等祭品。飯食可以是先人生前喜愛的,一般擺在廳堂正中,擺7道菜,7雙碗筷,7副杯碟。
2、祭祀物品:香燭,紙錢,素酒、菊花,“包袱”。
3、筵席擺好后,要點香和紅燭進行跪拜,請祖先來享用祭席。要按照輩分和長幼次序,給每位先人磕頭,心里默默禱告。祭祀禱告時,說一些吉利話,以庇佑家人。祭祀時,可以向孩子們說先人的過往事跡,讓下一代緬懷祖先。
【中元節(jié)祭拜先人的食物】
1、中元節(jié)祭拜先人的食物:白酒,無論什么節(jié),向先人奠酒都是必備的儀式,舊時,酒是珍貴的食品,用美好、珍貴的食品祭祀祖先,最能表達祭祀者的虔誠與崇敬,古人祭祀用的酒主要是米酒、黃酒,老廣們祭祖最常用的就是九江雙蒸或者紅米酒了。
2、水果,水果一般當?shù)氐臅r令水果為宜,沒有什么特別的要求,常見的有蘋果、香蕉、葡萄等,蘋果寓意平平安安,香蕉寓意有朝氣好運氣,葡萄寓意多子多福,蘋果、橘子這類水一般需要擺單數(shù)個,三個或者五個是最常見的單數(shù)數(shù)字,不過還是要以當?shù)氐娘L俗習慣為準。
3、飯菜,飯菜可以隨意一點,最好以先人生前喜歡吃的為佳,不過很多人也不講究。民間有在“中元節(jié)”宰鴨祭祖、吃鴨子等習俗,大部分的家庭祭祖儀式當中都會準備用鴨子做的菜,再搭配上一些素材、白米飯,讓逝去的先輩感受到晚輩的敬意,也算是我國的一種傳統(tǒng)文化了。
4、點心,祭祖的點心并沒有特別的講究,包子、松糕、糍粑等都可以,也能用當?shù)氐奶厣c心,最好選擇故人生前最愛吃的糕點,既能表達誠心,也能體現(xiàn)出對先人的思念之情。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lián)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