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一些節日當中是會有一些配飾的,比如端午佳節是要戴五彩繩的,對于他的由來和將就我們是很重視的,那么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聊一聊五彩繩的由來?五彩繩有什么講究?一起來看看吧!
【五彩繩的由來】
五色絲線起源于我國古代的五行觀念,或為上古時代南方古越人的文身之俗。端午節系五彩線,是古老習俗。五彩線是端午節吉祥物兼飾物,具有辟邪作用,兼有祈福納吉的美好寓意。仲夏端午飛龍在天,龍氣(陽氣)旺盛,百邪皆避,端午日是辟陰的邪的吉祥日子,由此衍生了一系列的辟邪習俗,其中以五色絲線系臂,是端午節辟邪的習俗中的一個。
【五彩繩有什么講究】
1、在端午節那天的早上太陽沒有出來之前,大人起床后在熟睡中的孩子手腕、腳腕、脖子上拴端午線。有些地方是五彩繩可以在前一天晚上戴上。
2、系五彩繩的時候孩子不能開口說話,而且戴好之后小孩子不能任意扯斷或丟棄五彩繩。
3、一直到七月七日“七娘媽”生日,才解下來連同焚燒。有些地方是端午節后下第一場雨時,摘下拋到河里,讓它隨雨水沖走。
4、據說戴五彩繩的孩子就可以避開蛇蝎類毒蟲的傷害,而扔到河里,意味著讓河水將瘟疫、疾病沖走,孩子門由此可以保安康。
5、當然,除了傳統上用五色彩絲編成繩索,配以銀鎖,纏繞于兒童手臂。在舊時,每逢端午節家家戶戶都在門楣上懸掛上五色絲繩。
【五色繩的禁忌有哪些】
五色繩中蘊含著濃厚的民族文化,對于我們的意義非常重大,自然不能隨意佩戴,所以下面跟大家分享幾個關于佩戴五色繩的禁忌,看看你的家鄉是這樣做的嗎?
1、佩戴時間要在太陽出來前
端午節佩戴五色繩越早越好,尤其要注意必須在太陽出來之前,否則會不靈驗。有的地方,長輩會在提前一天晚上給孩子拴上。而且在我的記憶里,每次端午節醒來,五彩線都已經在手上了,想必是在我熟睡的時候,老媽就幫我戴好了。
2、佩戴時講究男左女右
佩戴五色繩要注意男左女右,不能搞混了。男左女右是我國古代的傳統習慣,其來源說法不一,其中一種說法是古代傳統上以左為尊位 ,而古代千百年來都為父系社會,男尊女卑體現得也很明顯,所以也就有了男左女右的說法。另外一種說法是與古代神話中的日月二神有關,傳說日神是盤古的左眼變成的,月神是盤古的右眼變成的,而日神代表的是伏羲,月神代表的是女媧,于是也就有了男左女右的說法。
3、佩戴五色繩時不能講話
古代講究,在給小孩子佩戴五色繩的時候,不能開口說話,否則就會不靈驗。這或許跟我們在過生日許愿的時候要默默在心里許是同樣的道理。
4、戴好的五色繩不能隨意扯斷
端午節佩戴好的五色繩是不能隨意扯斷和摘下來的,即使是洗手或者是洗澡的時候都要一直戴著,一直戴到七夕,然后把五色繩剪斷,放到大石頭下面,據說中在大雨之夜,五色繩會變成五彩斑斕的小蛇帶走霉運。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