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通常在一些電視劇中可以看見在舉辦大型的祭祖祭司環節都可以看在供臺上有很多的食物,種類繁多,有水果、牲畜等等,那么今天我就讓我們一起來聊一聊祭祀的供果都有哪些?祭祀先人的講究?一起來看看吧!
文章目錄
1、祭拜水果
2、祭祀先人的講究
3、祭司擺放順序
祭拜水果
其實祭拜的水果大部分的水果都可以,但是也有一些帶有寓意的水果,比如說甘蔗:意謂節節高升、甘甜美好。拜天公時則將兩根甘蔗系于桌旁,意祈求錢財能節節高升。香蕉、李子、梨子、米糕、生仁,意為招、你、來、高、升也可當作貢品。「柑」、「橘」是春節不可或缺的祭品之一,「柑」和「甘」字同音,「橘」和「吉」字同音,都是取「吉利」之意。但是需要特別注意的就是:番茄、芭樂、釋迦、李子四種水果禁用于祭祀。擺放也有一定的說法,一個盤子中的水果至少要三個,或者是六個、九個等等,千萬別隨意擺上一兩個。而上供的盤子也應是三個,或者六個等等。比如可以一盤水果、一盤點心、一盤肉。但不能只放一盤就認為可以了。
祭祀先人的講究
祭祀的時候最重要的是誠意,正常情況下,全體家庭成員都要參加。首先準備好供品和酒水, 點上香,等香火落下去之后才能去燒紙錢;紙錢燒完后還要燃放鞭炮爆竹;等祭祀完,供品就能取下來食用,酒水一般就放著不動了。有些人喜歡供奉、燒紙和放炮一起來,這樣的流程是不對的,一定要一個一個來, 不能同時進行,祖先在享用祭品的時候沒空收紙錢,這樣供了也白供。
祭祀的時候最重要的是誠意,正常情況下,全體家庭成員都要參加。首先準備好供品和酒水, 點上香,等香火落下去之后才能去燒紙錢;紙錢燒完后還要燃放鞭炮爆竹;等祭祀完,供品就能取下來食用,酒水一般就放著不動了。有些人喜歡供奉、燒紙和放炮一起來,這樣的流程是不對的,一定要一個一個來, 不能同時進行,祖先在享用祭品的時候沒空收紙錢,這樣供了也白供。
祭司擺放順序
1、每年過年或到了重要祭祀節日,民間家中就會有鄭重的祭祀儀式,其本來的含義就是在這一天向生活在陰間的祖先送去吃用的東西,因此供品(貢品)一定是和生活的物品有關。各地的民間風俗不一樣,因此祭祀的規矩也不太相同,但大致還有一些規律性的東西。
2、從供品的品種上,大體有兩類,一類是吃食,即點心水果,一類是豬牛羊的肉,簡單點的,一碗紅燒肉也就行了。從擺放格式上,一般是以按照三或三的倍數的數量關系擺放。擺放的方式包括兩類,一類是香燭,一類是供品位置,供品在內,香燭在外。這主要為了方便親友上香。
3、一個盤子中的水果起碼是三個,或者是六個、九個等等,千萬別隨意擺上一兩個。而上供的盤子也應是三個,或者六個等等。比如可以一盤水果、一盤點心、一盤肉。但不能只放一盤就認為可以了。
4、點的香要連續燃,喪事期間不要滅掉。供品則一直擺放至喪事結束,只能增加,不可更換。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