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即將過去,春天就要來臨了,又要開始一年的忙碌了。立春是我國的第一個節氣也是意味著春天的到來,人們對于這一天對有很多的活動以及食物,那么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聊一聊為什么2022年兩個立春時間?有哪些活動?一起來看看吧!
文章目錄
1、2022年是雙春年嗎
2、立春節氣風俗活動
3、立春可以結婚嗎
2022年是雙春年嗎
2022年為單春年,并不是雙春年。所以2022年只有一個立春的時間。
2022年立春的時間為:
公歷2022年2月4日 星期五 水瓶座(陽歷);農歷二零二二年 正月 初四 大月 (陰歷)
因為2022年春節在2月1日,1月31日—2月2日過春節的年份有可能是單春,春節在2月3日的年份一定是立春在歲首的單春年。
所以說2022年為單春年。
立春節氣風俗活動
迎春
迎春是立春的重要活動,事先就要準備好相關事項,然后進行表演。迎春是在立春前一日進行的,目的是把春天和句芒神接回來。迎春設春官,該職由乞丐擔任,或者由娼妓充當,并預告立春之時。過去在每年的皇歷上都有芒神、春牛圖,清末《點石齋畫報》上的“龜子報春”、“銅鼓驅疫”,都是當時過立春節日的重要活動。
祭祖
在許多地區,立春要祭祀祖先。如廣東《新安縣志》載:“民間以是日有事于祖祠”。在立春時供奉祖先的食品也較特殊。河南《汝陽縣志》載:”設春宴,啖春餅,薦卜、梨。”
咬春
立春時還有自己的食品,主要是春餅、蘿卜、五辛盤等,在南方則流行吃春卷,街市上都有不少叫賣春卷的小販。此處有兩點值得注意:一是過去認為咬春就是吃蘿卜,其實也包括吃春餅;二是所謂討春就是迎春之意。為什么要吃蘿卜呢?比較普遍的說法是可以解春困。其實咬春并不限于此,除解困外,主要是通氣,使人保持青春不老。五辛盤是由五種辛辣食物組成,用蔥、蒜、椒、姜、芥等調和而成,作為就餐的調味品。立春后,人們在春暖花開的日子里,很多人喜歡外出踏青、旅游等等。句芒神
句芒為春神,即草木神和生命神。句芒的形象是人面鳥身,執規矩,主春事。在周代就有設東堂迎春之事,說明祭句芒由來已久。清人讓廉撰寫的《京都風俗 志》中說:“立春之儀前一日……迎春牛芒神入府署中,搭蘆棚二,東西各南向,東設芒神,西設春牛,形象彩色,皆按千支,準令男女縱觀,至立春時……眾役打 焚,故謂之打春。”然后,人們將春牛的碎片搶回家,視為吉祥。浙江地區立春前一日有迎春之舉。立春前一日抬著句芒神出城上山,同時又祭太歲。迎神時多舉行有大班鼓吹、抬閣、地戲、秧歌、打牛等活動。從鄉村抬進 城后,人們夾道聚觀,爭擲五谷,謂之看迎春。山東迎春祭句芒時,根據句芒的服飾預告當年的氣候狀況:戴帽則示春暖,光頭則示春寒,穿鞋則示春雨多,赤腳則 示春雨少。其他地區則貼”春風得意”等年畫。廣州地區則在立春前后,擊鼓驅疫,祈求平安。
鞭春牛
鞭春牛,又稱鞭土牛,起源較早,后來一直保存下來,但改在春天,盛行于唐、宋兩代,尤其是宋仁宗頒布《土牛經》后使鞭土牛風俗傳播更廣,為民俗文化的重要內容。鞭春牛的意義,不限于送寒氣,促春耕,也有一定的巫術意義。山東民間要把土牛打碎,人們爭搶春牛土,謂之搶春,以搶得牛頭為吉利。塑制春牛時,往往要在肚子里塞上五谷,當牛被打爛時,五谷就流了出來。人們歡笑著拾起谷粒放回自己的倉中,預示倉滿糧足。如今很多的農村有這些習俗。
立春可以結婚嗎
舊時民間習俗,認為每陰歷年一個立春節氣為“單春”年,為正常年份。而不正常的年份,又分兩種情形:一種是“雙春”年,指的是一個陰歷年中有兩個立春節氣;另一種是“無春”年,則是指一個陰歷年全年都沒有立春節氣。春天是播種的季節,春在漢語中有“***相求的欲望”之意,是男歡女愛的象征。所以在民俗中,有些地方認為“雙春”年很吉利,諸事皆宜;而還有的地方,則認為“ 雙春”年有第二春的意思,寓意該年結婚的女性會有二次婚姻,故不宜結婚。與此相對應的,也就出現了“無春”年是寡婦年的說法。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