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一年的最后一天。除夕,在我們心中是具有特殊意義的,除夕這一天在外打工拼搏的親人也是要趕著回家去和家人團聚,在爆竹聲中辭舊歲,煙花滿天迎新春。那除夕為什么要熬夜呢?有哪些講究?
全文目錄
1、為什么除夕要熬夜
2、除夕熬夜的傳說
3、除夕講究
為什么除夕要熬夜
古時守歲有兩種含義:年長者守歲為“辭舊歲”,有珍愛光陰的意思;年輕人守歲,是為延長父母壽命。自漢代以來,新舊年交替的時刻一般為夜半時分。在除夕的晚上,不論男女老少,都會燈火通明,聚在一起守歲。守歲是春節的習俗之一。除夕守歲是最重要的年俗,這在魏晉時期就有記載。除夕晚上,與家老小熬年守歲,歡聚酣飲,共享天倫之樂,這是炎黃子孫至今仍很重視的年俗。待第一聲雞啼之后,新的一年開始了,男女老少均著節日盛裝,先給家族中的長者拜年祝壽,然后走親串友,相互道賀祝福。此時的神州大地,處處閃光溢彩,從初一到十五,人們一直沉浸在歡樂、祥和、文明的節日氣氛中。
除夕熬夜的傳說
相傳在遠古時期,這一兇猛的怪獸一直威脅著我們的祖先,它以百獸為食,冬日由于山中食物匱乏,它還會侵擾百姓生活。人民惶惶不可終日,一直與“年”斗爭,直到有一天,人們發現它害怕紅色、火光、響聲三種東西,于是家家戶戶都在門上掛上紅顏色的木板,在門口燃起火堆,夜里通宵不睡敲敲打打,以驅趕怪獸“年”。驅逐“年”的習慣逐漸演化成冬日辭舊迎新、全家團聚的節日;在敲鑼打鼓、燃放鞭炮煙花之后的夜里,通宵守夜為防止“年”的再次襲擊,也逐漸演變成對新的一年的憧憬與期待。
除夕講究
除夕晚上,與全家老小熬年守歲,歡聚酣飲,共享天倫之樂。
除了守歲外,大年三十這天還有祭祖、吃團圓飯、貼春聯、放煙火、掃塵等民俗。其中還有一些忌諱是萬萬不能犯的,如年夜飯要準備雙數菜,守歲時要吃些寓意吉祥的食物(如水餃、湯圓、桂圓、大棗、花生等),除夕夜忌打破碗碟杯盤等。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