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最初是夏季驅離瘟神和祭龍的節日,是為了紀念屈原而舉辦在節日,在端午節這一天我們要吃粽子賽龍舟非常在熱鬧,端午節這一天我們要貼五福戴五彩繩掛艾草等等。那么掛艾草是因為什么呢?有什么驅蟲方式?
全文目錄
1、為什么端午節要掛艾草
2、端午節掛艾草有什么寓意
3、端午驅蟲方式
為什么端午節要掛艾草
“手執艾旗招百福,門懸蒲劍斬千邪”。人們認為端午掛艾草能驅邪避兇,讓疾病遠離自己的家人;
在我國古代過端午,一般會將艾草綁成一束,然后插在門楣上,或是在門楣兩端分別插上一根艾草。艾草代表招百福,插在門口代表招百福,可使主人身體健康。有關艾草可以驅邪的傳說已經流傳很久,主要是它具備醫藥的功能而來,像宗懔的《荊楚歲時記》中記載曰“雞未鳴時,采艾似人形者,攬而取之,收以灸病,甚驗。是日采艾為人形,懸于戶上,可禳毒氣。”
端午節掛艾草有什么寓意
端午節在門口掛艾草、蒲草(蒲劍)等都有其原因。通常將艾、榕、菖蒲用紅紙綁成一束,然后插或懸在門上。因為蒲草(菖蒲)天中五瑞之首,象征驅除不祥的寶劍,因為生長的季節和外形被視為感“百陰之氣”,葉片呈劍型,插在門口可以避邪。所以方士們稱它為“水劍”,后來的風俗則引申為“蒲劍”,可以斬千邪。清代顧鐵卿在《清嘉錄》中有一段記載“截蒲為劍,割蓬作鞭,副以桃梗蒜頭,懸于床戶,皆以卻鬼”。
端午驅蟲方式
1.掛艾草:驅蟲防腐
在很多地方,端午這天會在門戶上懸掛艾草、菖蒲,有的地方會用艾葉、菖蒲燒水洗澡,并噴灑在房前屋后。艾葉含有的桉油精具有很強的抑制微生物生長和殺滅細菌的作用,,插艾草、菖蒲來消毒,可謂事半功倍。艾草、菖蒲燃燒后揮發出的薰香,有著很好的防蟲防蠅作用。
2.喝雄黃酒:消毒解癢
傳統的習俗是喝雄黃酒,但專家表示并不提倡喝雄黃酒,因為雄黃內含砷、汞等有毒物質,遇熱極易分解為三氧化二砷,有劇毒,即使小劑量服用,也會對肝臟造成傷害。輕者出現惡心、嘔吐、腹瀉等癥狀,重者導致中樞神經系統麻痹,意識模糊、昏迷等,甚至會致人死亡。雖然雄黃酒不能喝,但它可以外用,直接將雄黃酒外涂在毒蟲叮咬和長包長癤、生痱子的部位,能起到消毒解癢的作用。
佩戴香囊:醒神化濕防瘟疫
早在兩千多年前,我國民間就有佩戴香囊以避除穢惡之氣的民俗。香囊常用的是蒼術、山奈、白芷等芳香開竅的中草藥。芳香物質會在頭腦周圍形成高濃度的小環境,中藥成分被吸入后,具有開竅醒神、化濕醒脾的作用。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