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宅風水布局與選址,對于人來說太重要了,人因宅而安,因宅而立,宅因人而存,人與宅息息相關相互感通。
陽宅風水選址的好壞不是天命決定的,而是人為選擇的結果。因此人之居宅大須慎擇,人的居宅可以分為,城居和鄉居。
在選擇城居和鄉居的環境時,其側重點有所不同,城居比較講究明堂的廣狹,門庭的大小,地基的高低,水流的形狀,以及鄰屋的排比等。鄉居則比較講究,形局的完整,陰陽胎息的生成,氣之沉浮和水口的形勢等。
人類居處要與大地山河相協調,即使宅之內形得法,但是如果外部環境選擇不當的話,終究不能稱得上好宅。
因為陽宅外部環境很重要,這里對陽宅的基本要求可以概括為,地基地勢寬敞平坦,周圍有山水環抱,有秀峰聳立,水口緊縮,案山橫擱等等。
關于陽宅地基的基本形狀,我國傳統的建筑格局,講究外形方正對稱不無關系, 這種方正的地基,在結構上比較堅實,井然有序,美觀大方,符合我國傳統的美學觀點。
古代陽宅理論,還對不同性質的地基,作出不同的規定,凡京省府縣其基闊大,凡城市地基貴高,凡鄉村大屋要河港盤旋沙頭捧揖。
凡宅左有流水謂之青龍,右有長道謂之白虎,前有污池謂之朱雀,后有丘陵謂之玄武,為最貴地。
顯然陽宅選址理論對城市、村落和民居的外環境都作了較為明確的規定,而這種格局又是建立在,較為實際的基礎上的。
關于城、村、宅的風水布局選址模式,它們之間有著明顯的共性,后有靠山,前有流水,左右有砂山護衛,構成一種相對封閉的環境單元,只是由于它們本身單位大小的等級差別而導致環境模式上的相對差異。
城市的單位等級比較大,所以它就必須從大環境上著眼來選擇城址,從地方志上可以知絕大多城市,在說到形勢時從其大環境著眼的,對來脈、護砂、朝案、去水等都很講究條理分明,因為這可能關系到,一國、一省、一縣的風水運勢的問題,
村落的單位等級,比城市小,大環境上的龍脈、形勢已由上一單位等級決定,大多數村落選址,主要著眼于小的單位等級的風水環境。
同樣道理,宅址的選擇則著眼于陽宅本身的風水環境為主,雖然城、村、宅的選址,在尺度上有差異,但它們之間還是以共性為主的,可以說宅址是村址的復寫,村址是城址的復寫。宅址、村址和城址之間,是一種全息互顯的關系,它們有一種共同的環境模式,這就是風水所特有的空間結構。
陽宅風水選址與布局,凡宅左有流水謂之青龍,右有長道謂之白虎,前有洿池謂之朱雀,后有丘陵謂之玄武,為最貴地。想了解更多風水知識請點擊下面標簽。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