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獅子,我們都挺熟悉的,銀行、大公司、機構機關等大門兩側,通常都會擺放兩只霸氣的石獅子。本篇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獅子的來歷。
先來了解一下“獅子”這個詞。
有一種說法,獅子這個詞來源于波斯語,但是又有很多人持反對意見,說獅子傳到我國的時候,大概在公元87年、88年左右,而這個時候波斯語好像還沒形成?
明顯不合理啊。
支持獅子一詞來源于波斯語的是語言學家羅常培,他在《語言與文化》一書中進行過考證:“從命名的對音來推求,華特爾認為‘獅’是由波斯語sēr來的。
勞佛對于這個說法不十分滿意。
他認為在公元88年首座個獅子由月氏獻到我國的時候,所謂‘波斯語’還不存在。獅子大約在首座世紀末這個語詞經月氏的媒介輸入我國,它最初是從某種東伊朗語來。在那里這個詞的語形素來是?ē或者?i,也和我國獅?i一樣沒有韻尾輔音。
沙畹、伯希和、高體越等法國漢學家也都注意到這個字的對音。伯希和以為:關于波斯語sēr,伊蘭學家采用過一些時候的語源必須放棄了。因為高體越已經指出這個字是從粟特語的來的。
歷史太久遠,誰是誰非很難說。
我們知道的是:
一、獅子和老虎不一樣,不是我國土生土長的,它是從國外傳進來的。
話說中華大地上真的沒有存在過獅子么?
應該也是有的。
只是年代太過久遠了,遠古應該還是有存在過的,但是隨著氣候變化,中華大地逐漸不再適應它們居住,就滅絕了。
原因我們試分析兩條:
1、可能是由于由于中華大地逐漸變得更冷,獅子怕冷,這就是為什么現在非洲大草原最多獅子了,那里不下雪。
2、可能是由于中華大地農業人口的急劇積聚增長,適合獅群捕獵的平原被人類占據,而一定地域里的獅群對食物的需求量比單打獨斗的老虎大,而獅群在山林的捕食效率又比獨行突襲的虎豹低,所以競爭不過虎豹等其它大型貓科動物。
獅子就這樣OVER了。
據考古學家研究,中華大地上的人類是一批又一批從非洲大裂谷先后來到這片土地的,后來者與先到者廝殺媾和融合消亡,在中華文化的整體記憶形成以前,獅子就退出了在這片土地爭雄的舞臺。
二、獅子傳進我國的時間很早,公元87年左右就進來了。
公元87年什么朝代呢?
公元前87年,甲午年,后元二年。我國古代漢朝時期(西漢時期)。著名的歷史事件有武帝托孤:武帝幸五柞宮,病重。霍光問以后事。武帝說:立少子,君行周公之事。霍光推讓說:臣不如金日磾。金日磾亦說:臣不如霍光。武帝詔立弗陵為太子,又封霍光為大司馬、大將軍,金日磾為車騎將軍,上官桀為左將軍,受遺詔輔少主。御史大夫桑弘羊亦同受顧命。
物以稀少為貴。
獅子最初傳進我國的時候,那時候只有皇家貴族才能一睹它的風采,老百姓最多也就只能在路過皇宮大院的時候,看到門口有兩只大大的獅子。
老百姓沒見過真獅子。
一看沒見過的玩意,丫肯定是厲害的家伙,于是民間認此認定有獅子守護的宅子才是大宅、富宅、貴宅,有錢有勢的人家都想請一對來安放。
本篇風水學網從傳統文化的角度介紹了獅子,及獅子的來歷,想了解更多這方面資訊和知識的讀者,可以查閱下面的專題標簽。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