麒麟是瑞獸,這個我們都有所知曉,但傳統文化中,瑞獸也不只是麒麟,為什么古人會有傳說麒麟出沒處,必有祥瑞呢?
其實這不能說是傳說。
這話和孔圣人,也就是孔子有很大的關系,確切的說他間接的說過這話,孔子我們都知道是圣人,他能說這話必定有他的道理。
下面我們看下歷書的記載。
1、《東周列國志》載:周敬王三十九年,魯哀公狩于大野,叔孫氏家臣鑰商獲一獸,鹿身、牛尾、馬蹄,頭上有一肉角,怪而殺之。孔子嘆曰:‘仁獸,麟也,孰為來哉’,使弟子埋之。
2、與孔子同代人左丘明的《左傳·卷十二》載:哀公十四年春,西狩于大野,叔孫氏之車子鑰商獲麟,以為不祥,以賜虞人。仲尼觀之曰:“麟也”。
3、《兗州府志·圣里志》載:“周敬王三十九年春(哀公十四年),西狩于大野。叔孫氏家臣鑰商獲麟。”“折其左足,載以歸。叔孫氏以為不祥,棄之郭外,使人告孔子曰:有麋而角者何也?孔子往觀之曰:麟也,胡為乎來哉!反袂拭面,涕泣沾衿。叔孫氏聞之,然后取之。子貢問曰:夫子何泣也!孔子曰:麟之至為明王也,出非其時而見害,吾是以傷之。”
這些古記載的都是同一件事。
我們簡單翻譯一下。
魯哀公十四年春,叔孫氏的家臣抓了一頭怪獸,他們不知道是麒麟,這怪獸不聽話,這幫家臣就打斷了怪獸一腿,拉了回去給叔孫氏看。
叔孫氏一看,有點嚇著。
為什么呢?
這麒麟沒見過的人看著有點丑,有點嚇人,叔孫氏也沒有看過麒麟,也認為是怪獸,認為是不祥之兆,趕緊叫人拉到野外扔了。
事后請教孔子。
孔子一聽,趕緊跑到野外一看,馬上大哭,甚是悲傷。
孔圣人識得麒麟?
問這話就外行了,相傳孔子是麒麟轉世,他不識麒麟誰人識麒麟呢?!
弟子們不解,子貢問老師為何這般傷心?
孔子傷心的說,你們有所不知道,在遠古久運年代,麒麟只會在賢明的君主在世才會出現,現在它出現的不是時候,反倒給人打斷一腿,我是為此而哭泣。
這事大文豪韓愈在其《獲麒麟》中有說:
圣人者,必知麟,麟之果不為不祥也。又曰:“麟之所以為麟者,以德不以形。”若麟之出不待圣人,則謂之不祥也亦宜。
韓愈是認同孔子的話的。
什么呢?
意思差不多,只有明君在位時,麒麟才會出現。但這只麒麟很不幸,出現在昏君、暴君的朝代,最后落得被打斷腿的下場。
歷記載是否屬實呢?
關于歷書上的記載,現如何還有有歷史古跡,也就是麒麟臺可為證。
什么是麒麟臺?
麒麟臺,亦名獲麟臺,古稱獲麟古冢,地處巨野城東七公里——今麒麟鎮陳胡莊以東、后馮橋以北大洼內,為縣級名勝古跡重點保護單位。此臺為魯哀公“西狩獲麟”處,東西長73米,南北寬52米,占地面積3800平方米。
現在大家總該相信了吧。
孔子、孔圣人證實,麒麟出沒處,必有祥瑞!大文豪韓愈是認同孔夫子這個說法的,我們吃瓜群眾還較什么真呢。
這對篤信風水的緣主有什么啟發呢?
既然麒麟出沒處,必有祥瑞,那么希望家宅、辦公室時運昌盛的緣主,請購一對銅麒麟、或者石雕麒麟安放于家中、辦公室就是很明智的選擇了。
本篇我要測字風水學網給大家介紹麒麟出沒處,必有祥瑞,想了解更多這方面資訊和知識的讀者,可以查閱下面的專題標簽。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