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又名蟾蜍宮,雖有陰晴圓缺,但在大多數人的眼里,月亮是完美的,是女神;蟾蜍在大多數人的眼里丑陋的。月亮這么美,為什么叫蟾蜍宮呢?
先看古書是怎么說的。
1、西漢劉安編著的《淮南子》記載:“羿請不死之藥于西王母,羿妻娥竊之奔月,托身月中,是為蟾蜍,而為月精。”
2、東漢天文學家張衡著《靈憲》亦載:“嫦娥遂托身于月,是為蟾蜍”。
3、李商隱詩曰:《嫦娥》一詩:“云母屏風燭影深,長河漸落曉星沉。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
原來這事和嫦娥有關。
嫦娥奔月的故事,我們都聽說過,古人認為是嫦娥飛上了月亮,然后化身為蟾蜍,因為月亮中有蟾蜍,于是人們就稱月宮為”蟾蜍宮”。
好像有那么點道理。
可是,嫦娥這么美麗,化什么不好,為什么偏偏化身蟾蜍呢?再說,傳說月宮中不也可愛的小白兔,為什么不叫玉兔宮什么的?
估計是老百姓恨嫦娥吧。
這種推測也不能說完全沒有道理,但了解嫦娥奔月故事的人一定知道,嫦娥并不是為了自己而偷吃長生不老藥導致奔月的,懂得事情來龍去脈的人,不應該責怪嫦娥才對。
真的要怪就怪科學。
啥?
怪科學?科學發展不是最后證明,嫦娥好像不在月宮嗎?怎么反倒怪起科學來了?這明顯不合理嘛。
這里面有原因。
我們看古書有文字記載月宮又稱為蟾蜍宮的朝代在漢代,而據現代歷史學、考古學家研究,西漢時期我國人已經發明了渾儀等天文觀測儀器。
這又如何?
有了比較先進的天文觀測儀器,人們就能更加清楚的觀察月亮。這時候人們發現,月亮表面并不像肉眼看上去的那么光滑美麗,表面是上有很多凹凸不平類似于蟾蜍的斑點的。
正是俗話說的:遠看諸葛亮,近看豬一樣。
再結合遠古嫦娥奔月的傳說,那時候的人們就認為,或許是嫦娥奔月后化身為蟾蜍吧。這是肯定的,不然為什么月亮表面像極了蟾蜍的皮膚!
這是一種觀點。
還有一種看法認為,美麗的月亮之所以又稱為蟾蜍宮,那是因為月亮、蟾蜍和女性都有密切的關系,來源于上古時期母系氏族社會的***崇拜。
1、天空月盈則星缺,月缺則星灑,如孕婦生產。
2、蟾蜍肚子的變化伴隨著產生蝌蚪子,也如孕婦生產。
是不是很像?
古人崇拜月亮,月亮傳說各地都有,按特點來分,基本是幾個特征:
1、三位一體,上弦、下弦和滿月,而先民們認識到這三種形態是同一個天體,因此大家可以看到各種神話里面都有三聯神,或者三的倍數神。
2、變化和生命:由于月相的變化,先民自然將月相和生命的少、中、老聯系起來,這就是為何很多神話中月神都有賦予生命的職能存在。
由于月亮的這兩個特性,在女性的身上有些神秘的聯系:
1、月經:和月亮周期暗合。
2、生育:和月相變化暗合因此大部分的月神是女性形象。
從女性延伸到先民可接觸的生物上來看,蟾蜍最為接近:
1、蛙類生物是有季節性出現的,多為春夏期間,剛好是萬物萌生的時候。
2、蛙類生物的肚子漲縮,和月亮的月相變化很像。
3、蛙類的叫聲具有神秘性,是各種人類可接觸的生物中叫聲最頻繁且最大的。
故此,古時候的人們又常常把月亮稱為”蟾蜍宮”。
話又說回來,蟾蜍真的丑么?
現代人其實挺喜歡蟾蜍的,特別是三條腿的蟾蜍,大家更是愛得不了,那個是金蟾蜍啊,招財神獸來的。
本篇我要測字風水學網探討了月亮這么美,為什么叫蟾蜍宮,想了解更多這方面資訊和知識的讀者,可以查閱下面的專題標簽。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