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廟的風水選擇
選址
天下名山僧占多,歷來佛寺大都建造在山清水秀、風水極佳的地方。這些地方大多“環若列屏,林泉清碧”,“宅幽而勢阻,地廊而形藏”。這種追求固然與佛教所追求的靜修教義及佛教徒的生存需要有關,但也離不開風水潛移默化的觀念上的影響。
佛教經常借助風水確定寺址,覓龍、察砂、觀水、點穴、四靈獸等相地方法一如世俗建筑。幾乎每一佛寺志中都有關于其寺后倚之山的“風水式”的詳盡描寫。
但是佛教建筑也有不同于世俗建筑的地方,尤其是風水的有關陰宅、陽宅的理論。風水理論中活人住的叫陽宅,如住宅、宮殿,死人住的叫陰宅,如陵墓、祠堂。
佛寺前殿部分(山門-天王殿-大雄寶殿)祭祀性強,按照我國傳統理念認為是虛空的、精神的,陰氣重,實際屬于陰宅性質,場氣為陰。
大雄寶殿前的標準布置格局是小佛塔或經幢,原是藏佛祖之骨的,因而正殿大雄寶殿之前的建筑群場氣屬陰,可以陰宅論。
而后院的藏經殿及僧房、灶房、庫房,由于是生活場所,則屬陽宅。因此整體論寺院,是陰陽合二為一的中性偏陰的場氣之所。
佛寺在選址上還有一個與世俗建筑截然不同的特點:不避形煞,如峭壁、怪石、山頂端等,均是民居所避居之處,而佛寺卻敢于選建在這些形煞之地,如山西渾源恒山的懸空寺危立于峭壁之上,形成奇觀,也反映了寺廟建筑選址的特殊性。
在風水學上,寺廟本身就是“鎮物”,認為可以鎮煞,這是非常有別于民居的。寺廟選址或優選風水寶地,或選形煞之地加以化煞,將特煞轉化為特吉。
風水學基于易理,認為事物沒有絕對的優勢。世上沒有解決不了的“絕地”,優劣勢都是可以轉化的。物極則反,而轉化后,則極劣之地可以轉化為極優,這是有異于世俗民居的。
朝向
我國地處北半球中緯度和低緯度地區,由這種地理自然環境所決定,房屋朝南可以冬季背風招陽,夏季逆風納涼,所以我國的房屋基本以南向為主。
方位的偏正與否,在古代是十分重要的大事。歷代堪輿家對建筑方位更是重視,《管氏地理指蒙》說:“卜兆乘黃鐘之始,營室正陰陽之方,于以分輕重之權······生者南向,死者北首。”又說:“卜兆營室二事,一論山,一論向,為堪輿家首座關鍵。”他們認為建筑的方向應和宇宙陰陽之氣相協和。
我國傳統建筑的方位是非常講究而細膩的,“天子當陽而立,向明而治。”所以宮殿等皇家主要建筑和州府縣官署衙門一般取正南向,地位較尊高的神祇、德行修養很高的圣人或神人所居的殿堂也可取四正方向。
如佛教中的大雄寶殿,道觀中的三清殿、玉皇殿,孔廟學宮中的大成殿等常以東南西北四正向作為朝向(大成殿常取南向),即子午卯酉向。
普通老百姓的民居不得朝向四正方向,而是多取以二十四分位羅盤定向的除四正方向外的其它方向,并且常用兩分位之間的方向作為房屋的朝向,即以“縫針”定向。否則認為煞氣太重,心理難以承受。
佛教建筑中除了大雄寶殿之類等級高的建筑外,供奉其他如四大天王、彌勒佛等的次要殿堂建筑朝向概不可坐正向。
布局
風水上認為建筑布置主殿要高大,配殿要低小,否則稱為欺主,而寺院布置上一切寺觀庵宇以大殿為主,大殿要高,前后左右要低的做法有意無意地暗合了風水的要求。
明代之后寺院佛殿的地位日趨突出,與風水提倡佛殿為主,要體量高大的說法不無關系。另外風水還對寺院的開門之法有所規定:“亦依《八宅周書》例,然佛門坎艮震巽離坤兌七山可開正門,惟乾山一局,辰、巽、巳三向不可開正門,或從青龍首乙位出入,或從白虎首巳上開門,謂之福德門,最吉。”
風水觀念中,為了保證“氣”的通暢,“門向”與“氣口”關系密切,即門向總是要朝向“氣口”。所謂“氣口”指的是寺院前方群山的開口處或低凹處,風水學上認為正是此處為一座寺院的希望。
為了追求這個希望,最方便而最常用的方法便是通過門向的偏轉使門與這一開口處相對。如安徽九華山古拜經臺寺,背倚天臺峰,左鷹峰,右金龜峰,前對觀音峰,四面環山,只在觀音峰與金龜峰之間有一狹窄的谷口,因地勢所制,該寺的平面狹長并且朝向無fazheng 對此谷口,于是依照“風水”說法將寺門偏斜朝向這一谷口。這也說明了風水對佛教的強烈沖擊與滲透。
盡管佛教教義,本不重視易理風水,認為一切外在條件,皆取決于修煉者的內心。佛教一句名言:“世上本無穴,穴在我心中。”但佛教圣徒們卻仍然為寺廟風水的好壞大費心力,作為回報風水也為佛教營造出美好感人的景觀和居住環境。
住在靠近寺廟的地方好嗎
1. 傳統風水學認為,神壇、廟宇等地附近,是屬于陰氣最 重的地方。因為一些陰靈都會集中在這里 , 都屬于陰煞之地,因此陰氣最重。這樣的觀念說不上科學性,但它的影響是不容忽視的。一些 人受神靈觀念的影響,如果住宅的正門直對神壇、寺廟、道觀、教 堂這些地方,就會在心靈上產生恐懼或莫名的障礙。這樣的人如 果身體一向不好,或是生性就比較敏感,更不能選擇這種靠近廟宇、教堂的住宅。否則給人的心理帶來過多的陰影和負擔。
2. 人在遇到憂愁、幽怨、郁悶時,便會到廟宇這類的場所 尋求神靈的庇護,燒香拜佛,祈福許愿,以求心情放松。因此,住 宅如果與廟宇、神祠等地方太靠近,對人的心理影響,特別是對孩子的影響是極為不妥的。
3. 人們認為,由于廟宇、教堂通常都修建在風景幽雅、環境良好的地方,處于風水寶地,因而旺氣盡數占去,余氣所剩無幾。在其附近所修建的住宅,想必已經形成了外強內弱的格局,生氣薄弱,則不會再有好的氣運。這樣的環境對于相信神靈的人說,自然不宜于居住,也不利于健康。
4. 廟宇、神壇、教堂等地屬于公共場所,人多聲雜,噪音不斷,環境缺乏寧靜,所以不是理想的居住環境。
5. 在都市內,許多神壇都是在巷弄樓房之中,環境嘈雜,紛擾不斷。風水學上認為,此種神壇絕不會是真正的正神、正佛 降臨之處,大多是一些較低層次的神靈,有的假借神佛之名,有 求必應,使人信以為真的。雖然從科學上講其實對人不會有大 的妨礙,但它在環境上會造成一種陰森的感覺,也不利于人的 居住和身心健康。
傳統風水學的核心就是研究氣場狀態的學問,而陰陽二氣 是否平衡,對人的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都將產生極大的影響。風水理論認為離廟宇太近的地方,因為多幽怨之氣,也可說陰氣太為集中。所以住宅附近有廟宇是不好的。這些地方會令附近的氣場或能量,受到干擾而影響人的生態環境。
不過,現代人口越來越多,可供人居住的地皮卻越來越少。因此,難免會有廟宇對著住宅的情形,這是無法改變的事實。作為一個現代人,我們應該對有廟宇、教堂一類存在的家居環境 有科學的認識。當我們樹立起科學的世界觀,以正氣壓斜氣,通常廟宇教堂修建在風景優雅之地,這里也讓我們確實感覺到是良好的家居環境。
關于寺廟的一些知識
寺廟
1.寺和廟的通稱?!稌x書·藝術傳·佛圖澄》:“百姓因 澄 故多奉佛,皆營造寺廟,相競出家。” 阿沛·阿旺晉美 《** 民主改革的偉大勝利》:“野蠻的封建農奴制度被摧毀了,寺廟的封建特權和封建剝削基本上廢除了。”
2.指其他宗教教徒禮拜、講經的處所。
寺: 創字會意即寸土之地,表示精確,不容猜疑變化。寺通“侍”(侍候)與“是”,原為皇帝(圣賢位)下的最高—級辦事機構(三卿九寺,如大理寺)。寺位,寺處,做事,只需敬順旨意,如理即化,亦表示不容置疑與改變,差之毫厘,失之千里。
佛陀入世我國教化世人的辦事管理機構,系皇帝直接接引并侍服于宮廷,故亦稱佛寺。所以宮延、寺院建筑與園林之相,系出—脈。佛寺就表示敬信佛陀教化,順理即化。
廟: 世間達賢位逝者,亦可依律建廟,如孔廟,二王廟等,皆是敬順真如,仰止賢圣,即得妙法之地,故稱廟,廟通“妙”也。
寺廟: 寺和廟的通稱。所以寺廟,包括祠堂皆是敬順仰止之地,得妙法真如之地,當頂禮。寺廟莊嚴,神圣不可侵犯,寸土之間,可隨順而不可隨意更改,敬順即得妙法。
修建寺廟的功德
1、無始以來諸惡業,得以減輕或消除。
2、天人護佑,逢兇化吉。
3、去除障礙物,免夙仇報復之苦。
4、妖魔邪怪,不能侵犯。
5、脫離煩惱和無明。
6、豐衣足食,福祿綿長。
7、所言所行,人天歡喜。
8、增加?;鄱Y糧。
9、往生善道,相貌端莊,天資福祿兼有。
10、往生能聞佛法之國土,速證佛果。
寺廟之最
我國歷史上首座座寺廟——白馬寺
我國歷史上第二座寺廟——大報恩寺
漢地最早的佛寺——阿育王寺,我國首座位佛教信徒劉英建造
我國五山十剎之首——金陵天界寺
民間首座寺——永寧寺
正史記載的最早寺廟——浮圖祠
首座比丘尼寺——竹林寺,我國首座位比丘尼凈儉建造
最古老的木結構高層樓閣——獨樂寺
南朝首座寺——南京雞鳴寺
我國首座國寶——山西五臺山佛光寺
神州首座勝地——嵩山** 王寺
天下首座禪林——靈谷寺
天下首座剎——少林寺,我國禪宗發源地
神州首座壇——戒臺寺
達摩首座道場、我國禪宗發祥地和最初祖庭之一——定山寺
首座座佛法僧俱全的寺廟——桑耶寺
佛、道、儒三教合一寺廟——懸空寺,現存唯一的
最早的清真寺——懷圣寺
佛教“三論宗”的發源地——棲霞寺
我國佛教禪宗之源——華林寺
我國佛教凈土宗發源地——東林寺
我國現存最古的佛塔——嵩岳寺
現存最大、最早的藏式佛塔——白塔寺
我國最大的舍利塔——棲霞寺舍利塔
首座禪林、川西首座叢林——昭覺寺,入門不見寺、十里聽松風
藏傳佛教最大的寺廟——哲蚌寺
東南佛國——天童寺
北方最大的佛教叢林——紅螺寺
嶺南禪林之冠——南華禪寺,嶺南首座山
中州一絕——水簾寺
云南規模最大的寺——華亭寺,昆明現存最久的寺廟
云南藏傳佛教寺廟之首——噶丹松贊林寺,被喻為“小布達拉宮”
貴州佛教的首座叢林——弘福寺
北京地區最早的寺廟——潭柘寺,皇家首座寺院
北朝最初名勝,東土首座道場——寶相寺,千年寶剎
我國佛教“禪林清規”發祥地——百丈寺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