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學風水看什么書好
1、首先應該了解一些基本的易學知識,很多關于四柱、六爻或周易的書前半部份都有介紹,沒一點基礎的愛好者可以先看看這些基礎書籍。
2、了解一些風水的歷史及風水溯源,然后開始系統的看風水書籍。學習風水,歷史上的一些典籍是必須要看的,古人留下的重要書籍是非常精辟的,并非就像現在一些人批這駁那,借機出名。我們不要管,反正多看書多受益。
典籍看趙金聲的《陰陽宅大全》及劉伯溫等著的《地理全書》就可以
《陰陽宅大全》里面有:靈城精義、陽宅撮要、宅經、葬書、撼龍經、疑龍經、葬法倒杖、青囊序、青囊奧語、陽宅實用圖解。此書印刷質量好,字跡圖例清楚。《地理全書》幾乎囊括了明代以前所有的風水典籍,比較全面。
另外建議看幾本書:
《陽宅實用風水講義》。朱祖夏先生著,目前最好的一本玄空風水陽宅書籍。《玄空飛星風水》林國雄的書,淺顯易懂,還介紹了配合樓層斷風水的方法。《古易玄空學新探》胡京國先生著。風水入門的好書(此書全國好像都缺貨了)。《沈氏玄空學》風水入門必讀,除了北斗七星打劫說法不清楚外,其它皆應仔細讀。《玄空地理叢譚》鐘義明先生著。一套解說玄空風水知識及釋評眾家玄空派長處的好書,并有玄空訣竅解說、堪驗實例。非常值得一看及收藏。另外巒頭方面,鐘義明先生的《地理巒頭實務》是巒頭方面的好書,介紹詳細,圖文并茂。《三元九運——玄空地理考驗注解》也是鐘義明先生所寫,專門解說分析三元九運的一套好書。
陰陽五行、周易八卦的基礎理論、羅盤和理氣
初學風水術之人的最大難處就是不知道哪些書是一定要看的,哪些書是僅做參考的。我覺得初學者首先是要從陰陽五行、周易八卦的基礎理論入手,掌握河圖洛書先后天八卦和陰陽五行的基本原理。在此基礎上先學形勢,再學羅盤和理氣。最后學擇吉。
1、基礎理論的入門書籍。我覺得還是陳圓的《四柱預測學入門》和《周易預測學入門》寫得最為通俗易懂。入門后,應重點看《滴天髓》、《子平真詮》、《窮通寶鑒》、《卜筮正宗。《易隱》等古籍。打好陰陽五行的基礎知識。
《四柱預測學入門》可以說的風水字的入門書籍,該書中的理論通俗易懂,解決了大家在預測學習中普遍遇到的困難和難題,是集理論、實踐、學術兼通俗易懂為一體的高素質命理學著作,此書的特點是按學習步驟由淺入深地進行,逐一將須掌握的四柱預測基礎知識作規律性的歸納。
《周易預測學入門》最大的特點就是全書既忠實于邵氏實用預測學的體系,又詳細講解怎樣扎實學習易占的基礎知識,同時,作者還將她在學習易占過程中的經驗與體會和怎樣才能迅速掌握易占技巧的訣竅都毫無保留地奉獻給讀者。此書下篇還介紹了作者最新的二十個神奇卦例,可使讀者從中學到邵氏斷卦的精妙之處。
2、形勢方面:近代的有《楊曾地理家傳心法捷訣》可讀,但還是要以郭璞、楊公經典為主:《葬書》《疑龍經》《撼龍經》為必讀之書。
《撼龍經》此書亦是屬堪輿一脈,乃是風水地形脈絡方面的權威圣典,它也被稱作是最極至的我國古代測繪學代表,古代許多皇帝找的風水師,選擇龍脈時便是依此來挑選。
3、羅盤:《我國羅盤四十九層詳解》(李定信著)。
4、理氣:理氣方法流派甚多,應以經典書籍為主,主要有《青囊序》《天玉經序》《天玉經》《催官篇》《青囊奧語》。
巒頭方面:
郭璞《葬書》,楊公《疑龍經》、《撼龍經》,卜則巍《雪心賦》、蔡元定《發微論》、張子微《玉髓真經》、袁守定《地理啖蔗錄》、周景一《地理山洋指迷》、
徐試可《地理天機會元》、管輅(訛傳)《管氏地理指蒙》、 徐善繼、徐善述《地理人子須知》、沈鎬《地學》、葉九升《地理山法大成》等等,這些都是巒頭方面的必修課。
擇吉方面:《江公擇吉秘訣》、《象吉通書》、《時憲通書》等。
宋韶光的書是不值一看的。鐘義明的書相應全面一點,但唯對沈氏玄空的理論描述得清楚一些。對其他流派理論的描述還是個夾生飯。對贛南楊公風水術鐘則還沒有入門。
風水術書山如海,學習一定要堅持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原則,堅持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邊學邊實踐驗證。 (起名網www.threetong.com)
風水學入門書籍推薦
理氣學是風水學中不可忽缺的理論,但有些風水書把理氣說得天花亂墜,神乎其神,當你用了九牛二虎之力弄通了時,又還有另外一種理氣理論待你去研究,如果你要把所有理氣弄懂,則非得花去你半輩子時間不可。而理氣只起錦上添花、推波助瀾、畫龍點睛、斷驗年歲之作用,而形體學才是風水學中最根本最基礎最重要最實用之理論。
劉恒 《陽宅風水戒真》 《二宅實驗注解》等
董易林,《居家風水》、《現代戶型風水》、《居家裝飾風水》等
肖俊(玄真子)《現代風水生活》、《風水方位》等,廣州出版社
陳帥佛《現代風水》廣東出版集團2007年初版
劉訓升,《陰陽學》,** 定遠書局,1966年初版
董斌,《現代風水精鑒》,** 武陵出版社,2002年出版
趙易,《我國風水絕學》,華夏出版社
《陰陽宅大全》里面有:靈城精義、陽宅撮要、宅經、葬書、撼龍經、疑龍經、葬法倒杖、青囊序、青囊奧語、陽宅實用圖解。此書印刷質量好,字跡圖例清楚。
《地理全書》幾乎囊括了明代以前所有的風水典籍,比較全面。
另外建議看幾本書:
《陽宅實用風水講義》。朱祖夏先生著,目前最好的一本玄空風水陽宅書籍。
《玄空飛星風水》林國雄的書,淺顯易懂,還介紹了配合樓層斷風水的方法。
《古易玄空學新探》胡京國先生著。風水入門的好書(此書全國好像都缺貨了)。
《沈氏玄空學》風水入門必讀,除了北斗七星打劫說法不清楚外,其它皆應仔細讀。
《玄空地理叢譚》鐘義明先生著。一套解說玄空風水知識及釋評眾家玄空派長處的好書,并有玄空訣竅解說、堪驗實例。非常值得一看及收藏。
另外巒頭方面,鐘義明先生的《地理巒頭實務》是巒頭方面的好書,介紹詳細,圖文并茂。
《三元九運——玄空地理考驗注解》也是鐘義明先生所寫,專門解說分析三元九運的一套好
書。
風水學入門那一些書不宜初學者看
一、沒有基礎理論的書籍不宜死看。如只有斷訣,而無其原理者,哪怕你博聞強記,也無法領會其實質。當你臨場論斷時不得不帶上書本,遇到忘記了的斷訣時不得不翻書來解答。而很多斷訣有用于此處則靈,用于他處則不靈的局限性。
二、沒有系統理論的書籍不宜早看。一些斷章取義,東拼西湊的書,盡管你絞盡腦汁,也只是事倍功半。將它用之實踐,往往會顧此失彼,因小失大。
三、沒有全面理論的書籍不宜偏看。當沉迷于該書時,卻還不知其理論在風水學中占有多少份量。當你發現你學的原來是冰山一角,旁門左道時,已浪費了不少精力。
四、實踐檢驗不準確的書籍不宜多看。因風水學是一門實踐性極強的學術,不管書中吹噓得多么神奇,多么有準,你拿去實地一驗證,立即就能分出真假。所以學風水最好是邊驗證邊學習,所謂讀書不如考古,援古以證今是也。古今風水偽書、劣書不勝枚舉,當你一開始學就學的是偽書劣書,用之實用無效,用之斷驗無準之書時,花費畢生精力去研究,等你明白時,大呼上當,悔之晚矣。
五、純理氣的書籍不宜迷看。理氣學是風水學中不可忽缺的理論,但有些風水書把理氣說得天花亂墜,神乎其神,當你用了九牛二虎之力弄通了時,又還有另外一種理氣理論待你去研究,如果你要把所有理氣弄懂,則非得花去你半輩子時間不可。而理氣只起錦上添花、推波助瀾、畫龍點睛、斷驗年歲之作用,而形體學才是風水學中最根本最基礎最重要最實用之理論。理氣學不管它多么高深,多么有邏輯性,多么有說服力,離開了形體,就是無根之木,無源之水,變成一紙空文,一句空話。皮之不存,毛將焉附。讀者不可不知。
六、太過艱深難懂的書籍不宜深看。一些古學者、古風水家,把一些本來很簡單很平常的風水知識,故弄玄虛,弄得神秘莫測,像“江東一卦從來吉,八神四個一”之類,除非作者再世才能說出其中道理,而后輩很多智者賢能,用去大量精力去詮釋,最后也只能是牽強附會,不著邊際之說。如沉迷其中,則最易誤入歧途。
風水學部分基礎知識
龍
《說文解字》:“龍,鱗蟲之長。能幽能明;能細能巨;能短能長。春分而登天,
秋分而潛淵。”龍,是「神話」傳說中的「動物」,其長相,《廣雅》描述道:“有鱗
曰蛟龍;有翼曰應龍;有角曰虬龍;無角曰螭龍;未升天曰蟠龍。”通常「它」是被形
容為變化之物--見首不見尾,起伏頓跌、趨閃伸縮……,是神秘莫測的,從古代流傳
下來的神龍圖,可以看出「它」豐富的多樣性。
風水家把山脈、河流的彎曲、轉折、分斂、伸展等形象,以龍的變化莫測來比喻,
但是并非所有的山脈、河流都可用,能建住宅、造墳墓的山、水,是「真龍」,玄空地
理學家把當令、有用的優良山、水稱為「金龍」。
祖山
風水家把發脈的山稱為「祖」,有經驗的人可從河流的起源來尋找,也可從地圖的
標高來判斷(明朝愛國將領袁崇煥的祖墳,本人就是在一次看地圖時偶然發現,原來就
在自己居住地附近)。楊筠松是用「望氣法」來看,《撼龍經》說:“尋龍望氣先尋脈
,云霧多生是龍脊,春夏之交與二分,夜向云霓生處覓;云霓先生絕高頂,此是龍樓寶
殿定,大脊微微云自生,霧氣如多反難證。先尋霧氣識正龍,卻望枝龍觀遠應,因就正
龍行腳處,認取破祿中間行……”。丘延翰的《天機素書》內也記載這種「望氣法」。
古代的交通不便利,要尋找祖山,必須花費很久的時間,經歷險境,現代則輕而易舉,
從衛星照片、空測圖及各種地圖,就可迅速查得。通常說的祖山包括:
1 )太祖山:龍之初發脈,是一個大區域(全世界.全國)的最高峰;如世界最高
峰的喜馬拉雅山,我國最高峰的昆侖山,***的富士山,**
的玉山……都是太祖山。
其山高大,石骨鱗峋,為群山之特拔者;遠望聳秀,可愛,近覷巉巖,可畏。據鎮一方
,乃群龍之所從出,大則為邦國都郡,小則為縣邑。山體端嚴方正,則一方所產之人,
多賢能俊秀;偏斜低小,則一方所產之人,多愚蠢粗頑。
2 )少祖山:是太祖山發脈之後,再沖起的高山,又稱為「應星」;其形狀與太祖
山不同,或尖、或圓、或方,精神充滿,形象秀麗。風水家以此山定龍脈的美惡。古語
云:“辭樓下殿峰巒秀,預似前頭異氣鍾。”「少」的意義是:接續「太」,如人倫的
繼志述事,克紹箕裘,有任重道遠的負擔。大祖為祖山,少祖為宗山。
3 )列祖山:「列祖」是總舉先人的稱謂,少祖山發脈之後再起高峰,三三兩兩、
五五六六,這些中間相間的山峰都叫做列祖山。此山多屬斜身旁落,開腳分龍的山峰,
在九星中,多是破軍星、祿存星的形體。從列祖山可分辨龍脈的行蹤。
父母山
結穴的主山叫父母山,又叫「玄武腦」、「蓋山」、「照山」、「太陽山」。廖璃
說:“若是山家結穴龍,定起主星峰。”此山以星舉開面.脈穿心者為上,旁出者次
之。風水在在尋龍的歷程中,是從太祖山分別龍的貴賤,從少祖山分別龍的善惡,從列
祖山分別龍的去向,從父母山分別龍的作用。一般人最喜坐後靠著山峰。但楊筠松的《
都天寶照經》說:“家家墳宅後高懸,太陽不照太陰偏;必主其家多寂寞,男孤女寡實
堪憐。”即指出山龍、平洋的不同,山龍以背靠端秀山峰為正局,挨星要「旺山旺向」
之局。平洋大都後空,以坐空為正局。
胎息
風水家把龍脈的結作用人類交媾、懷孕以傳宗接代的行為來比喻,父母山出脈名叫
「胎」--是父母精血所孕;結穴處名叫「息」--是jingzi與卵子結合所育的嬰兒。也
有人以「玄武腦」後的一節山為父母,落脈處為「胎」,束咽過峽處為「息」,再起「
玄武腦」(主山)為「孕」,結安處為「育」,這是另一種說法,不必太拘泥。
枝干
龍的正脈叫干,分脈叫枝,這可用果樹來比喻,詳見本書卷一.《枝干法》所述。
枝和干又有大小的分別,一條山脈打下來,旁有分龍,則本龍稱為干;分龍之下,又再
分龍,則初分之龍
又稱為干,就像人有子有孫一般,枝的看法也是如此。宋.吳景鸞說:“枝干明而嫡庶
分。”干為嫡,枝為庶。其中又有「干中干」、「干中枝」、「枝中干」、「枝中枝」
的分別。
干的力量大,枝的力量小,但風水家分富貴貧賤,并非以枝干為依據,而是看山脈
形體所構
成的「龍格」。
脈氣
風水家把龍(山脈)無形的「氣」,比喻為人身的經絡氣血。人體的十二經絡與
奇經八脈管「氣」,是生血之本。「氣」是經脈發出來的,脈旺,「氣」也旺,凡是壟
局聳的,氣勢雄壯;欹斜的,氣墊袁弱;破碎的,氣勢陷;低小的,氣勢無力。風水家
「因形以察氣,因氣以求脈,因脈以求結」,達到這個程度,才能判吉兇、別作用。清
.章仲山說:“氣由形辨,舍形何由以辨氣之生死?氣因理之,舍理何由以見氣之堅哀
?”氣的判別是分為有形的(龍勢、星辰、穴情、土色、水流董和無形的(元運、挨星
),必須有退局的「巒頭」和「理氣」的修養才能做到精微入神的境界。
起伏
地勢的高低落差叫做起伏,風水家所謂的「起」是指星峰高出眾山之外,「伏」是
指龍脈潛隱于土地之中。龍脈有起、伏才表示這條龍是生活、有精神的,若沒有起、伏
,就是「呆塊」--頑蠢的死龍。《葬經》說:“葬乘生氣。”「氣」貴于「生」;生
者,活也,龍脈有起、伏才是活的,才有藏風聚氣,界水止氣的形勢。
過峽
兩山相夾(交接),脈從間經過,叫做過峽。尋龍的過程,在觀察星峰(山的形體
)之後,最重要的是過峽這一個階段。因為父母(胎息)穴點(孕育)的中間是過峽
(結咽束氣),好比臍帶--嬰兒賴以從母體吸收營養的管道,其生命、體質皆由此
生。
從過峽處可以看穴的結作情形:
(1)來大夫小者,多結近穴;來小去大者,多結遠穴。
(2)過峽的情況小巧者,穴星多隱微;峻大者,穴星多顯露。
(3)穴的土質與過峽處的土質相同。
曾子南先生說:“龍脈行遠,氣力散漫,然後收斂縮小過脈,這過脈的地方,堪輿
家稱為過峽,此處前有迎接之山,後有送山,兩邊有旗、鼓、倉、庫、劍、印山夾護,
便是貴龍,主有富貴之應。若是無送無迎,兩邊又無旗、鼓、倉、庫山等貴器拱恃,形
勢孤單,且受風吹,便為貧賤龍脈,便無富貴之應。”蔣云庵《地理正宗.山龍語類》
說:“過峽宜短小緊結,貴有兩護。
龍不過峽則無脫卸,無脫卸則死硬矣!大龍大峽,大開大展,大迎大送,兩旁之星,拱
夾護照;所忌者;腰松勢長而無兩翼、護從單薄而不重疊、夾拱空缺而不周致,則漸殺
而漸下矣!”這是關于山龍過峽的要點。至于平洋地區,龍脈的過峽大都是穿田而過,
呈「草蛇」、「灰線」,平坦舒展,不怕風吹。山龍過峽多是「峰腰」、「鶴膝」、「
崩洪」、「絲線」,怕風吹。
開帳
龍脈的太祖、少祖、列祖、父母等山,如果山肩展開,像鳥張開翅膀,脈從中心穿
出,這叫「開帳」。龍有「開帳」,不管是什麼星體,必屬貴龍。大貴龍的「開帳」,
往往展開延表數十里大,氣勢寬潤雄偉。從帳中心穿出的脈就像帝王出巡,兩旁護衛重
重,威風八面,貴無倫比,前去必結富貴的穴地。如果脈是從帳角斜出,起旁峰,叫做
「腳氣」,不可稱為「帳」。
入首
龍脈到了結穴之際,忽然沖起高山,這座山叫做「入首],也就昊前面所說的「父
母山」。
古語說“未論千里來龍,且看到頭融結。”是很重要的一節。理氣家可用這節龍脈
來驗證穴形、坐山:例如廣東派的《三星排龍訣》:坤龍入首,若結子山,穴形是右弼
星。平洋局,水口坤,將祿薦排于水口,挨至坐山,得右弼星,可用于下元。
「人首」有三格:直入、橫入、側入(回龍);後貴兩旁有護,前貴朝案言情,明
堂、水口、外護、羅城皆合局。
測定來龍入首的方法
所謂“來龍入首”,就是指龍從父母山到穴位這一段的走向。測量來龍入首的目的,是
為了分辨來龍的五行屬性。
測定來龍入首的方法是在初步選好的穴位上,用羅盤對準穴后的父母山,看其在羅盤的
七十二龍盤上是何龍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