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宅風水禁忌需要注意什么
陰宅風水可以分為山地風水和平洋風水兩種。其中,山地風水是追求“天人合一,天人感應”,它講究形勢和理氣的最為適當配合,要有“以穴為中心,以主山、少祖山,祖山為背景,以河流、水池為前景,以案山、朝山為對景,以水口山為屏景,以青龍山、白虎山為兩翼”的形勢。
觀察一個地方是否可以稱為陰宅的風水寶地,要看它是否具有“朱雀、玄武、青龍、白虎”四靈齊備的四象,還有有來龍、案砂、明堂、水口、立向等。如果一個陰宅地的北面有綿延不絕的群山峻嶺,南方有遠近呼應的低山小丘;左右兩側則護山環抱,重重護衛;中間部分堂局分明,地勢寬敞,且有屈曲流水環抱,那么這個是非常理想的風水寶地。
還要有“以穴的座向、分金,取五行生尅理論,配合亡人之命卦及水口方位,以及二十四山座向分金”的理氣。這樣的山地風水可以福澤后代,保佑子孫。而平洋風水與山地風水的不同是更多的要求理氣的配合,形勢應該是做空向實。好的平洋風水要“風吹水激壽丁長,避風避雨真絕地。講究的是墳墓自身的座向、分金及水口的配合。”
陰宅風水講究大自然的格局配合,講究乘龍之氣,以龍行氣脈的聚集點為穴,配得扶手,朝案以及山水之護欄而得天地之靈氣。任何一點均非造作而可得,均為天地自然生成之物!龍山向水之配合絕妙,就需要地師具有高深的理氣知識,一度之差,滿盤皆非。合天時,合地運,合山水而方能做出富貴之陰宅!最后,就是以天地人三者之配合,擇以吉祥之課,方能做到盡善盡美,寅葬卯發甚至三元不敗富貴永久。
陰宅,是指安葬祖先靈柩的地方,簡單的理解就是墳墓。因為先人過世后在這個地方長眠安息,所以它被成為陰宅。作為風水中重要的一部分,陰宅也是十分講究的。一直以來,我國古代流傳下來的思想就認為,祖先安葬在好的風水福地,一定能給子孫后代帶來吉祥如意,相反的,假如陰宅風水不好,則會影響到后人的運氣,輕者諸事不順,重者家庭破裂噩運連連。所以,陰宅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
好的風水陰宅,必須是具備了主山、少祖山和祖山等背山,而且從圖里可以看到,青龍山、白虎山、護山、案山、朝山、水口山也是必須重點考慮因素之一。這些因素必須具有,并且符合各風水山的要求。
必須要具有明堂。明堂的大小、高低,水的方位、遠近等影響極大。山龍的中明堂常深,平地支龍的中明堂常淺。
風水家眼里的理想風水寶地,是背靠主山,山環水繞。主山來龍深遠,氣貫隆盛,左右要有山脈環護,或者左右前后另有砂山護衛,這樣才能藏風養氣。前面要有水相繞,水不宜急,天門要開,地戶要閉。這樣才能得水存氣,這就是理想的風水陰宅。
找好的風水陰宅,要看出主山高低、案山、朝山的遠近、青龍、白虎山的合圍狀況、水的順逆等情況。當一穴風水選好址之后,則必須根據主山高低、案山、朝山的遠近、青龍、白虎山的合圍狀況、水的順逆等情況,來裝飾、修造風水的建筑。所有的建筑必須符合相關尺寸,才能使風水的建筑與山川形勢匹配,與大自然融為一體,才能天人合一。
陰宅注意事項
一;如有下列情況確實需要遷墳
1、是墓穴無故自陷或龍脈已被有關建設項目損壞;
2、是墓穴上草木枯死或青龍白虎朱雀玄武方之山被開山而破碎;
3、是yinluan風聲起,后代中出男盜女娼或家人癲狂之輩;
4、是男丁不旺或多出夭亡、墮胎、兇死之禍;
5、是家中有敗家、絕嗣、牢災之人或天災人禍連出者;
6、是風水已破或墳地將被**建設占用。
二;填重選擇墓地;
遷新墳地需要擇生旺的龍脈鳳地,要脈氣旺盛、視野寬闊、前案后山、山環水抱、藏風聚氣的生氣之地遷祖墳,這樣才能起到“山管人丁、水管財,伸手摸到案,秀才、貴人門前站”的效果。龍真、穴的、砂環、水抱四個準則,是推定土地生氣凝聚之處的標準。所謂萬變不離其宗,天下山水雖然處處不同,但只要憑著這四個準則來追,是可以找到生氣凝聚的山脈。
三;遷墳時要注意下列事項:
1、首先要請有真本領的風水師勘驗祖墳之吉兇和尋找新的龍穴之地,這是最為關鍵的一步。因為這關系到整個家族將來富貴貧賤、吉兇成敗;遷葬的整個過程,也要在風水師的指導下進行,因為墳的立向和深淺至關重要。《青囊經》曰:“吉地兇葬,與棄尸同”
2、無論是遷墳還是新葬墳,開金井動土時,一定要選擇一個吉日良辰,這是將地利與天時結合的必需條件,否則吉穴遇兇時也兇禍不斷。更不能開出金井后,停幾天再下葬,使內堂遭到野生動物的糟蹋,或者風吹雨曬使吉地沾兇氣。在遷墳的時間上,最好選擇在清明節來臨之前遷墳最為適當,讓先人在清明節這天“入土安身”護佑后人。
四、移墓操作方法
1、擇地(略);
2、擇吉;按安葬一樣趨吉、避兇,選擇吉曰吉時動土、安葬。
3、起墳操作方法:開墳前必由祭主燒錢紙祭拜并告之遷移;如移新開辟之墓地,必下地契祭告文書。
(1)開墳前在墳上搭帳蓬,防止開墓后尸骨見天日。
(2)將新棺里用新被褥墊好(六尺六寸白布上面墊六尺六寸紅布、紅布上放被褥),如有其它陪葬品,也可先放好。
(3)撿尸骨時須帶手套,也可用新竹筷撿,忌用鐵鏟鏟。
(4)尸骨按頭腳位擺正,再將地上帶血水之土取二公分于棺內。
(5)封棺后,棺蓋上必用紅布蒙住,下面用木橙墊起不讓占地;并須孝孑看守、祭祀。
(6)原墳由孝子祭祀告之后,取土填平。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