墓地風水奇聞怪事大全
破除牛山風水 挖斷義軍王氣
唐代中和年間,官吏腐敗,民不聊生,農民紛紛起義,最著名的一支農民部隊是黃巢義軍,人數發展到數十萬之眾。公 元878年,黃巢部隊與王仙芝之軍在黃梅縣會合,推黃巢為領袖,號稱沖天大將軍,黃率義軍經江西、浙江,開山路七百里攻福建,然后又攻克廣州、洛陽。公元881年進入西安稱帝,國號大齊,大唐江山危在旦夕。當時熹宗皇帝幾次派兵圍剿都未奏效。
這時,有一個號稱太白山人的風水老師,此人無名無姓,隱居山中,以賣藥為生,每隔三年到金州來一次賣藥,當地老人都說,這個人奇怪了,過了三、四十年容貌都沒變化,疑其有長生不老之術。
公元884年6月3日,太白山人突然來拜訪金州的刺史兼御史大夫崔堯封,說“本地北面有一座北牛山,山后面有一個黃巢峽谷,谷中有一石桶,此山就是黃巢亂軍的王氣靠山,如果破除北牛山的王氣,黃巢亂軍必不剿自滅。”堯封聽后大喜,立刻好酒好菜招待他,細細聽他指教。第二天,金州剌史即召集州官商議,決定去挖山。
全州動員了上萬兵丁和勞工,蜂擁到北牛山上到處亂挖,挖了一個多月沒找到什么石桶。正當刺史堯封焦急之時,忽聽兵丁報告,在山后崖萌處十丈以外,挖到一石桶,桶深三尺,直徑三尺,桶中有一頭黃腰獸,怪模怪樣,不知何物,另外桶里還有一支三尺長的寶劍,打破石桶后,怪獸怪叫數聲而死。
堯封如獲至寶,連夜修書,八百里加急奏報皇上,僖宗皇帝大悅,立即下旨,封堯為博陵侯。此后,黃巢義軍到秋季就開始衰敗,不出一年即被剿滅。其實黃巢義軍前后十余年,其失敗的原因主要有義軍內部fenlie 、部將叛變和朝廷軍力強大,寡不力眾等原因。
隋文帝選墓穴 蕭吉預言驚人
隋朝時期,獻皇后病逝,隋文帝命當時的風水老師蕭吉擇地。蕭吉跋山涉水,四處勘察,終于找到一塊寶地。他回奏文帝說:“我找到一塊可使楊家天下傳二千年,保二百世的寶地。”文帝對此半信半疑,說:“吉兇因人而異,不在于地。北齊后主高偉的父親死后,擇地而葬,可是北齊不久就被滅亡了。這該怎么解釋呢?
又比如我家的祖墳,要說墓地不吉祥,我怎么就做了皇帝呢,如果說我祖墳好,又為什么我弟弟又戰死在沙場呢?”蕭吉無以對答,只好又搬出望氣之理勸說文帝說:“上月16日,皇后山陵西北方向,下半夜雞未鳴叫時,有方圓五、六百步黑云從地上升天,同時,東南方向呈現出旌旗車馬和部隊,直到天亮時,這種現象才消失,有十多人目睹這一奇觀,這就是大吉大利、子孫無疆的征兆??!”文帝聽了大喜,同意擇定那塊墳地。
幾天后,隋文帝準備親自為獻皇后發殯,蕭吉查閱了《陰陽書》后,認為不妥,勸說文帝不要去,但文帝不聽,堅持去了。對此,蕭吉大失所望,他告訴族人蕭平仲說:“文帝要這樣辦喪事,是很不吉利,我推測過四年太子就會即位,隋朝的運數不會太長了。我所占卜的卜年二千,是三十字也;卜世二百,取三十二運氣也。”
后來蕭吉的話果然應驗了,太子隋煬帝即位,因煬帝暴虐無度,隋朝自葬獻皇后32年后而亡。
祖墳風水好當皇帝
劉裕是南朝宋開國皇帝,公元420年,他廢晉建宋,南朝開始。劉裕發跡,也說是家里祖墳葬得好,葬到了龍脈上。
劉裕是彭城(今徐州)人,自稱漢高祖劉邦的弟弟楚王劉交的第21代孫。說是這么說,劉裕發跡前根本就沒有皇家血脈的樣子,成了窮人家的孩子。父親劉翹早逝,劉家十分貧窮,為了生活,劉裕一度靠賣草鞋為生。有人稱劉裕是位草根出生的皇帝,恰如其分。劉家后來從彭城遷到了丹徒的京口里(今鎮江),劉翹早逝后,便下葬于丹徒境內的候山。
候山一帶,早在秦始皇時代,有術士就稱有“天子氣”。當時,有一個叫孔恭的人,特別善于相墓看風水。劉裕與孔恭經過父親墓地時,并未說這墳是自己父親的,問孔恭這塊墓地怎么樣??坠Ц嬖V他,這塊地可不同尋常。
劉裕聽了孔恭這番話,真的信心以真,從此更加自負,后來果然當了皇帝。
歷代風水奇聞怪事
四川銅山西崩 皇宮靈鐘東應
漢朝時,皇宮***有座特大的銅鐘,只有遇到重要慶典時才敲響。有一天,銅鐘突然自動發出“哐、哐”的響聲,太監們忙將這一奇事起奏皇帝,皇帝大吃一驚,以為是不祥之兆,
為此,皇帝急忙問深諳風水的東方朔先生:“銅鐘為何會自動發出響聲?”東方朔說:“這必定是什么地方的銅礦山崩塌,所以銅鐘感應而自鳴。”事過不久,四川某地官員果然來報有一座銅礦山崩塌,按時間推算,銅山崩塌時,正是銅鐘自鳴之日。皇帝感到奇怪,問東方朔:“你怎么知道是銅山西崩呢?”東方朔說:“因為銅產于銅礦山,銅鐘與礦山氣相感應,所以才會自鳴,猶如人的身體生于父母一樣。”
皇帝嘆息道:“物尚如此,我更相信人也會有心靈感應。”古代“十二孝”中的有一則曾子的故事,傳說曾子對母親很孝順,有一回,曾子上山砍柴,家里突然來了客人,母親急盼兒子回來,又沒辦法聯系,其母使勁咬自己的手指,遠在山上的曾子受到感應,突然覺得心口痛,曾子料想母親一定有事叫他,所以連忙收拾工具,急急回家,果然是母親在召喚他。
隋文帝選墓穴 蕭吉預言驚人
隋朝時期,獻皇后病逝,隋文帝命當時的風水老師蕭吉擇地。蕭吉跋山涉水,四處勘察,終于找到一塊寶地。他回奏文帝說:“我找到一塊可使楊家天下傳二千年,保二百世的寶地。”文帝對此半信半疑,說:“吉兇因人而異,不在于地。北齊后主高偉的父親死后,擇地而葬,可是北齊不久就被滅亡了。
這該怎么解釋呢?又比如我家的祖墳,要說墓地不吉祥,我怎么就做了皇帝呢,如果說我祖墳好,又為什么我弟弟又戰死在沙場呢?”蕭吉無以對答,只好又搬出望氣之理勸說文帝說:“上月16日,皇后山陵西北方向,下半夜雞未鳴叫時,有方圓五、六百步黑云從地上升天,同時,東南方向呈現出旌旗車馬和部隊,直到天亮時,這種現象才消失,有十多人目睹這一奇觀,這就是大吉大利、子孫無疆的征兆啊!”文帝聽了大喜,同意擇定那塊墳地。
幾天后,隋文帝準備親自為獻皇后發殯,蕭吉查閱了《陰陽書》后,認為不妥,勸說文帝不要去,但文帝不聽,堅持去了。對此,蕭吉大失所望,他告訴族人蕭平仲說:“文帝要這樣辦喪事,是很不吉利,我推測過四年太子就會即位,隋朝的運數不會太長了。我所占卜的卜年二千,是三十字也;卜世二百,取三十二運氣也。”
后來蕭吉的話果然應驗了,太子隋煬帝即位,因煬帝暴虐無度,隋朝自葬獻皇后32年后而亡。
宰相計考相師 舒綽擇得谷地
隋朝時,當朝宰相楊恭仁位高權重,他很相信風水,為了保持自家榮華富貴,他想擇風水寶地重新安葬祖墳。
于是,他召集了全國知名的風水老師和陰陽術士來勘察墳地,眾多風水先生七嘴八舌,各顯神通,選的地方和方位都不一致,這下難壞了宰相,誰都說得有理,不知聽誰的好。
他與謀臣商議了一夜,最后想出了個辦法。第二天,他派人把自家原來墓地四周的土各取一筐,并將取土的各自方位走勢寫在紙上秘藏在身,要各個風水老師辨別,結果幾十位老師都沒說準,唯有浙江東陽的一個名叫舒綽的風水老師說得分毫不差,并說,“此土五尺外有一五谷之地,如果祖墳改葬在此,即為福地,可以世代都當公侯。”
宰相一聽很高興,留下其它風水老師,獨帶著舒綽來到實地,當即開挖,果然挖到一個坑洞,里面藏有七、八斗粟米。原來這里是粟田,那坑洞是田蟻洞,是田蟻在洞中貯存了這些糧食,后來墓地就選,在此。由于這一事情,舒綽名聲大噪,時人都以他為地仙。
世界墳墓之最 始皇驪山陵園
秦始皇(前259—前210),十三歲時被立為秦王,公元前221年統一我國創立了我國歷史上首座個統一的封建***集權**,自稱始皇帝。他在即位后就著手修建驪山陵園,這就是世界上最大的皇帝陵墓。
修建陵墓時,秦始皇在全國征集了七十萬能工巧匠,占地63.7平方公里,陵墓仿照咸陽城的規模,建有內城和外城,內城周長2520米,外城周長6294米,城四周有大門,四角有望樓,儼然是一座豪華的宮殿。
據史料記載,秦皇陵墓中藏有各種金銀玉器、珠寶無數,殉葬品包括兵馬俑,應有盡有,不計其數,而且墓內裝有各種機關,只要有人擅自闖入,無一生還,如此浩大的工程前后修建了十余年。完成了修墓時,開始關中門,然后關外門,幾十萬工匠即閉死在墓內。
秦始皇死于公元前210年,此后秦二世胡亥即位傳至子嬰,不到四年,楚霸王項羽入關,火燒咸陽城,滅亡了秦朝。
歷史走過了兩千多年,驪山陵園依舊在,只是誰也不知陵墓的真面目,至今只是挖掘了陵園東垣的一塊地方,就出土了數以萬計的兵馬俑等珍貴文物,驚動了全國,亦驚動了世界,要是有一天能打開真正的地宮,一定會給人們帶來更多的驚奇。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