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加喪事去晦氣方法
洗洗頭臉,在把穿的衣服褲子換掉洗一下了。
在農村可以找一點稻草來燒,如果有這一項。
如果主人家懂事的話,他會給每個參加葬禮的人發(fā)一個利是(小紅包),先在門口燒一點火不要直接進自己的家里,可以找一張報紙來燒,在火上跨過去才進家里,在城里沒有草,上面所說的燒火的事就可以免了,但要注意安全。
柚子葉煮水洗澡
清晨的嫩竹折下來,將上面的露水撒到衣服上即可。
可以的話放掛鞭炮,驅邪特靈。
去參加婚禮,當然別告訴人家你剛從葬禮回來。
參加喪禮的注意事項
1、久病之人、身體虛弱之人、靈異體質之人均不宜參加葬禮。如若不得不去,必須要穿上紅色內衣、內褲、紅襪子回避大吉。如果參加葬禮返回后,身體突感不適,應盡快找信得過的堂口師傅,除晦洗孝為佳。
2、新婚期未出百天、月房期未出百天及身上有傷口未愈合者,均不宜參加葬禮。如若不得不去,除了采用紅色內衣之法外,身上有傷口的朋友,還要在包裹傷口的紗布外,拴上五色線、或九色線,回避大吉。
3、即將面臨重大考試之人、升官之人、外出遠行之人均不宜參加葬禮。如若不得不去,需要隨身佩戴文昌帝君錦囊,或魁星令牌,回避方可。
4、正所謂“先死為大”,參加葬禮時一切都應以逝者為大,無論和亡人是什么關系,都應肅然恭敬。不可對逝者品頭論足,談論是非。以免先人挑禮,煞氣臨頭。
5、參加葬禮時,如若不小心碰掉、碰壞了葬禮上的祭品,均應及時和喪家聯(lián)系,心生懺悔,坦誠道歉,盡量恢復原樣。萬不可置之不理,以免輕者沖撞煞氣,重者霉運不斷。
6、參加葬禮時,尤其是在最后遺體告別、尸身開光時,氣場虛弱、膽小的朋友,還是別看為佳,這是最好的回避方法。(起名網(wǎng)www.threetong.com)
7、參加葬禮時,喪家?guī)⑷耍绮恍⌒膩G失、破損孝布、孝牌、青紗者,均不可補替,更不可刻意丟失破損。
8、參加葬禮時,喪家?guī)⑷耍欢ㄒ凑臻L幼順序帶好自己的孝布、孝牌和青紗,萬不可錯帶、混帶,以免沖撞呼氣煞神。
9、參加葬禮時,尤其是設有賬房的喪家(即設有專門收取葬禮禮金之地),喪家務必要先行拿出紅包(過百即可)壓在賬房處,方可開始收取記錄禮金。
開車遇到葬禮和婚禮的禁忌
1、開車路過靈棚前,請司機打開車窗,若是車內有食物,就扔出去一些食物,不限葷素,只要是新的即可。若是沒有食物,就請扔出去一些硬幣零錢,禁忌靈棚前停車,一定要在行駛的過程中扔出去。以示對白事的尊重,避免煞氣。
2、開車路過殯儀館、火葬場的門口,同樣是要按照首座點說的去做,禁忌在殯儀館、火葬場門口隨便停車。若是必須停車在此地,那么下車之前請鳴笛三次,上車也請鳴笛三次之后,在行駛前進,以示禮讓過往靈體,化解邪祟纏身。
3、開車和出殯車走頂頭碰是好事,尤其是外出辦事的,此事定會如愿成就。若是開車尾隨出殯車,則屬大忌,一定不要走到出殯車當中去。若是不小心走進出殯車行列,那么請馬上在最近的路口處拐出停車,然后撕破自己的褲腳,再繼續(xù)前行。回家進門之前,跺腳三次,吐唾沫三次之后,方可進入。
4、若是應邀參加出殯車,那么一定要按照東家的指示去做,參加完整個出殯儀式之后,吃過喪家飯之后在回自己的家。如果不去吃喪家飯,那么也一定要收喪家的紅包或是煙酒等物,禁忌給喪家跑空車,以免影響司機全家的運道。
5、開車去參加葬禮的朋友,包括開車去上墳祭祀的朋友,去寺廟朝拜供養(yǎng)的朋友,在開車之前都請打開車輛的大燈,行駛過一個路口處之后,在關燈。這是應在光明常放的法門上,以免招惹邪祟纏身,用此法即可如法化解,百無禁忌。
6、開車路過婚禮現(xiàn)場,尤其是正趕在婚禮放炮的時候,如果能開過的,請首座時間開過,如果開不過的,請靠邊停車,千萬不要被婚禮的囍炮蹦到,以免沖撞紅煞。如果不小心,被囍炮蹦到,那么在進家門之前,請用白酒洗手即解。
7、應邀去參加婚禮的囍車,車輛上都會被裝飾上一些花朵、氣球、彩帶等物,這些物品在參加完婚禮之后,回家入庫之前,必須取下扔之,不要以為這是在沾喜氣,因為這些裝飾物,均是囍家化解路煞而用,所以禁忌帶回自己家中。
8、出門辦事和婚車走頂頭碰,只看有緣人,為不吉,請在最近路口處,拐一下,繞道而行為佳。出門辦事尾隨婚車,為大吉,寓意貴人扶持,小人回避,人借仙力,如愿成就。若是巧遇婚車能一路陪同到達目的地,那么更是鴻運當頭的好征兆。
9、薩滿仙門有訓,若兩婚車頂頭相遇,無論是否迎親完畢,車上新郎或新娘,均請扔下一些隨身飾品化解煞氣為佳;若兩喪車頂頭相遇,無論是否出殯完畢,車上帶孝人員,均請扔下一些硬幣零錢化解煞氣為佳,以免煞氣擴大不散。
10、無論是參加葬禮還是婚禮,如果自己的車莫名熄火停駛超過三次,均是由靈體干擾而來。這個時候,請不要在繼續(xù)參加婚禮或葬禮。修好之后,馬上開車去當?shù)氐拇髽蛱帲蜷_所有的車門,在車輛兩側鳴放鞭炮之后,在回家入庫。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lián)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