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后,女人不可預聞國政。此與本朝家法相違,必須嚴加限制。尤須嚴防,不得令太監擅權。明末之事,可為殷鑒!”——慈禧太后
中華民族自古以來便是歷經磨難的民族,也是百折不撓的民族,上下五千年的歷史讓每一個我國人心中充滿了濃濃的民族自豪感,但是1840年到1949年之間,分崩離析、國仇家難,即便在我們這輩人看來,仍舊是刻在骨子里的苦難,是根植于心中的痛楚。那段歷史遺留下的人和物,皆帶有鮮紅的血色,難以根除,但偏偏有人,以此為榮,這個人就是郝慶鈴。
一句話出了個“八阿哥”
郝慶鈴本身并不是什么富貴出身,就是遼寧大連的一個普普通通的工廠工人,三十多歲,未成家立業郝金陽慈禧八字,每個月賺的錢不多,但是也足以夠自己安身立命。本來日子就這樣一天天的過著,也不會有什么太大的水花,直到一個普通的黃昏。
那天,郝慶鈴結束了一天的工作,馬上要到家的時候,在家門口的一個小巷子口,有幾位老人圍坐在一起聊天,而聊天的內容正是關于清朝皇庭的一些歷史,郝慶鈴偶然路過,卻聽得入了迷,搬了個凳子坐下和老人們聊得津津有味,不僅如此,他還在聊天過程中發現了一個令他渾身一震的消息。
1912年,清朝的最后一位皇帝溥儀被逼退位,標志著我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徹底宣告結束,而在此之后,眾多曾經的“皇親國戚”、“宮中貴人”皆因當時的主流環境紛紛選擇隱姓埋名,就此湮滅于蕓蕓眾生之中。
郝慶鈴聽到這里,心中一動,隨即問講述故事的老人家,他的先祖應該是哪位,也算是無心一問,但是還真的讓他問出了點東西,老人說,他應該算是葉赫那拉家族的后人,而此家族中,最具盛名的便是——慈禧太后。
郝慶鈴激動不已,跑回家中便開始翻族譜,翻著翻著還真就發現,他的先祖,確實和慈禧太后有些關系,算算輩分,他還算得上是“皇家第八子”,在過去是要叫他八阿哥的,這點發現讓郝慶鈴心中那點小心思開始蠢蠢欲動,仔細思考了許久的時間,他決定改變自己。
他首先去理發店把自己前面的頭發剃了,后面接上長發, 編成麻花辮。去買了好幾身貝勒爺服飾,成天當常服穿著。好好一個小伙子,把自己打扮得與周圍人不倫不類,周圍人對此議論紛紛,但是郝慶鈴對此毫不在意,不僅將自己唯一的謀生工作辭掉,而且將自己先祖是慈禧太后的事大肆宣揚。
要是僅僅是一時興起胡鬧一段時間也就罷了,偏偏郝慶鈴真的拿這個當了一回事。
相親節目大放厥詞,徹底出名
郝慶鈴的故事在小小的城市里流傳開來并不需要多長時間,周圍人的閑言碎語,在他看來很好笑。時間長了,他越發對“八阿哥”這個身份深信不疑,與曾經的好友同事逐漸斷了聯系,甚至他還非常堅持讓別人叫他“八阿哥”,別人如果不叫,他還不高興,認為他們對自己這個皇親國戚不尊重。
關于郝慶鈴的事越傳越遠,最后甚至連電視臺都知道了他的事,為此,還有一檔相親節目特意邀請了郝慶鈴作為男嘉賓,可以說,郝慶鈴算是有史以來最“復古”的一位男嘉賓了,在節目中,他不僅不尊重在場的女性,說出要給自己“選妃”這樣的言論,而且姿態端的相當之高,認為自己身份尊貴,不滿意在場的人沒有給他跪下請安。
這種態度和行為引起了在場人的嘲笑,甚至不滿。最后的結果當然是可以預見的,郝慶鈴碰了一鼻子灰,不僅沒有人選擇他,還有人當眾直接指出郝慶鈴三觀不正,人品有疑。
這樣的場景,無論在何時,都算是小丑行為、浮夸可笑,但是郝慶鈴認為自己沒有問題,甚至他還大放厥詞,認為場上的女子沒有選擇他是沒有福氣郝金陽慈禧八字,沒有眼光的。
如果不是演戲,特意騙取流量以達到自己出名的目的,郝慶鈴之前的“古風做派”大家暫且還能將其看作是胡鬧、無壞心的嘩眾取寵,那么在相親節目上郝慶鈴的一系列發言和行為都證明他這個人的三觀確實和大多數人不同,即使站在他的角度,或許很多人也理解不來他無所畏懼的普通與自信。
對先祖之狂熱推崇
先前說到郝慶鈴將慈禧太后視作自己的先祖,在“成名”后,郝慶鈴也沒有放棄向眾人展示自己的先祖,不僅在相親節目中,在任何一檔節目中,郝慶鈴都用極其敬仰的語氣推崇慈禧太后在位時的德行與功績,甚至放言稱,慈禧的能力和功勞絲毫不遜于盛唐時期的武則天。當時他的這番言論在互聯網上引起了很大的回響,當然,大多無贊美之言,褒獎之意。
眾所周知,慈禧太后一生雖未登頂稱王,但是在很長一段時間里,清機構的朝政是結結實實在慈禧手中把握著的,而那段時間里的我國,毫無活力,創傷百出。首座二次鴉片**、甲午中日**、八國聯軍侵華,這都是歷史書上我國割地賠款的重大戰役。
雖然,這些事不能將完全歸罪于一個女人身上,但是慈禧作為當時的最高執政者,主張求和、逃離北京、圈禁光緒,當時的苦難,她確實難辭其咎。
郝慶鈴對慈禧太后的推崇,在當代人看來皆是不可思議的,不管當時情況如何,后人對慈禧太后準確的功績評價如何,有一點是眾人認證的——慈禧太后不是一個合格的執政者,甚至算得上是造成糟糕后果的始作俑者,郝慶鈴還不以為恥反以為榮。
其實,按照時間來說,這件事也過去了將近十年的時間了,郝慶鈴就像大多數的網絡紅人一樣,短暫的在網絡世界停留了一下,便成了眾人幾天內的飯后談資,隨后便消失不見了,如今他如何,是否還那樣打扮、那副做派我們不得而知。只是時間是最好的“涂改液”,舊事不可追,倒不如看看前方有什么好風景。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