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哪一種財神,造神的理論,脫不開傳統的陰陽五行、五常、五德。武財神趙公明是如何被封神的?尋根溯源,作為民間奉祀的“天下首座財神”趙公明元帥的封神之路十分曲折復雜。趙公明的名字最早出現在東晉干寶所撰《搜神記》中,但那時,他還不是財神。此后八百年間,趙公明的名字再未現諸文獻,直到元明兩代,一些神仙傳記當中,久違的趙公明又突然出現。他一方面以瘟神的面目出現,一方面也開始兼任財神。民間傳說,當然不足以全信,也不可一點不信,我倒是覺得,這種民間口傳身授的野史雜史,倒比正史可愛可信,所謂金碑銀碑,不如老百姓口碑,我更欽佩武財神趙公明,自元明以來深入人心的“逆襲成財”之路,只有他成為道教和民間的“正財神”。
讓我們再來恭迎佛教的五色財神——黃財神、白財神、紅財神、黑財神、綠財神,他們都是各路佛菩薩化身。
佛家說兩種人與證悟無緣,一種是有追求,但追求的只是名利;另一種是能看淡名利——之所以看淡,是因為根本得不到,卻苦于糊口而無追求。所以佛家很重視財富,因為它也是修行必備的物質基礎。其實偉大如佛陀財神,最終舍棄王子身份,舍棄王位繼承,出家修行的動機中的,就包含目睹世間貧窮、饑苦,所得來的觸動,這是世人的痛苦之一。慈悲偉大的佛佗,預言希望自己的佛子們必定“大富大貴。也就不難理解,佛家供奉五色財神。
民間供奉的財神有很多,武財神關公、趙公明,文財神范蠡、李詭祖、福祿壽三星中的祿星,還有很多……皆是由人及神財神,并且在不同的歷史年代被冊封。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