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習俗:大年初一接財神,財神都有誰?過年時接的是哪位?
眼看著春節越來越近了,每家每戶都開始準備貼對聯,張燈結彩,過春節的氣氛也是越來越濃烈了。
春節是我國最重要的傳統節日,在春節的前一個星期,大家就多多少少為春節做準備了,其中請神送神是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
今天小編就和大家說說,初一接財神,初二祭財神,但是你知道你接的財神和祭的財神是哪位財神嗎?
在除夕夜啊,親人們都圍坐在一起吃餃子,這餃子又叫元寶,主要是討個吉利的寓意,在吃過之后,每戶人家就都準備好裝飾屋門的東西,準備徹夜守歲。
而徹夜守歲的原因之一就是為了接財神。這財神其實印在一張紅紙上,正中間是財神爺,兩邊寫著財運亨通,財源滾滾的吉祥話。
它由走街串巷的窮苦人家和小商戶送給各家各戶,他們每家都敲門,然后對戶主說他們送財神爺到家了。
戶主為了來年財運亨通,一定會小心翼翼地請回家。這樣的紅紙在這個晚上卻能賣出好價錢。如果實在拿不出錢,也會拿吃的換一張財神爺像,就是為了接財神爺。
在接回財神之后,緊接折就是大年初二的祭財神了。一般是早起祭財神,準備好供品,還有在財神爺面前說吉祥話。
這貢品也是十分豐富,南方貢品共三桌,首座桌是水果,其中就包含廣橘,取生意廣闊繁榮的寓意,第二桌是糕點餅干等,其中有年糕,取年年高升的寓意、
第三桌是重中之重,有全雞,全鴨和全魚,取招財進寶,年年有余的寓意。戶主點香燭,全家人都畢恭畢敬祭拜財神爺。
這第二位財神爺在歷史上也是赫赫有名,他生活在春秋時期,前期是鼎鼎有名的zhengzhi 家和謀略家,后期是家財萬貫的大商人接財神,他就是范蠡。
他被后人尊稱為“商圣”。他幫助越王勾踐奪回領土,留下了千古警句“鳥盡弓藏,兔死狗烹”。在他完成zhengzhi 抱負之后,去了齊國改姓陶,后人稱他為陶朱公。
他不僅對賺錢很有一套,還憐惜窮人,每次賺到錢都會分給窮人,是百姓眼中名副其實的財神爺。
接下來就是武財神了,這首座位武財神是趙公明,據民間傳說,他和會捉鬼的鐘馗還是實打實的老鄉。
在元朝的《搜神大全》對他有詳細記載,說他有很高明的法術,能變換多種身形,保命化災,甚至是呼風喚雨接財神,長相黝黑,武器是一把鐵鞭,坐騎是一頭大虎,面目猙獰可怕。
但是只要是人們有什么生意場上的愿望,或者是為了求財運,只要和他發愿,十有八九都能稱心如意。
最后一位財神,自然也是武財神,他是我們都熟悉的關云長關羽。之前,他一直沒什么聲望和名氣,可是到了宋朝,他開始聲名鵲起。
宋哲宗皇帝封他為“顯烈王”,宋徽宗皇帝封他為“義勇武安王”。到了后來,關羽憑借羅貫中的《三國演義》,更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到了清朝,關羽的地位又提高了,竟然可以和圣人孔夫子同等地位了。民間的百姓欽佩他英勇有謀,又對主君忠心耿耿。
所以萬事都來和關二爺祈禱,更重要的是,關二爺是各行各業、大事小事都能保佑的,所以老百姓們都喜愛這個武財神。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