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傳統的春節里,過了大年初一,幾乎每天都有相應的節日,但又都是春節的延續。同樣,到了正月初五這一天,即使春節的延續,也是一個自立的節日年初五,也有一些自立的民間習。
正月初五,也叫“破五”。為什么叫破五呢?是因為在前幾天的節日里,有很多的禁忌,但到了初五這一天,就都可以破除了,都可以重新開始了,所以叫破五。
正月初五最主要的兩個民間習俗,就是“破五送窮”和“祭神開業”。
一、破五送窮
在春節期間,民俗中有很多所謂的禁忌和規矩,比如有的不能倒垃圾,有的不能出遠門,有的不能動碾磨,不能生米、生面和生菜下鍋,還有的不能動針線活,不能向外傾倒垃圾,由于地域不同,節日習俗也有很大差異。
在這些禁忌和規矩當中,最突出的就是不倒垃圾。民間的習俗認為,大年初一到初五期間不倒垃圾,能夠聚財,如果把垃圾都倒了,就等于把“福氣”都倒走了。但是家里垃圾太多了年初五,環境衛生又受不了,所以到了初五,就要把垃圾倒出去,然后再附上美好的寓意,叫做“送窮”。
二、祭神開業
破五的另外一項重要的節日習俗,就是商鋪祭祀財神,然后開始營業,這種習俗尤其在南方盛行。一般來說,春節期間,商鋪從大年三十關門后,要歇業數天,一直到正月初五這天,大家才又開始重新開張營業了。當然,有一些保障民生的店鋪,比如一些米面糧油的店鋪,仍然會照常營業,只是營業時間比較短一些。
民間傳說正月初五這天,是“財神生日”,這個財神也叫五路財神。所謂五路,指的是東西南北中,意思是出門五路,都可以發財。財神本是一個,但后人因為初五的“五”字而附會為五個,東西南北中都有財神,那當然大家都愿意,財神自然是越多越好。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