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閩西贛南粵東的客家人聚居地,有一個延續千百年的傳統儀式,這是和吃年夜飯、祭祖一樣重要的習俗——“接財神”(開大門)。
在客家地區,正月初一凌晨打開大門,有的地方又稱接財神。過去每年選擇吉時,現多以零時為準(臘月年三十,如月小年廿九,午夜12點正子時)。
大門一開,鞭炮聲立即響成一片,萬爆齊鳴此起彼伏。人們競相歡叫,熱鬧非常,在爆竹聲中迎來了新的一年。
........................................................................................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 ? ? ? ? ? ? ??
這是一年中首座次開大門接財神,非常隆重,要在門上貼“開門大吉”、“萬事如意”的小紅聯,廳堂、灶堂、大門點上大紅蠟燭,焚香禮拜。響亮而頻繁的爆竹聲,五顏六色的煙花燈火,徹夜不停。在歡騰的鞭炮聲中,家家戶戶男女老幼互相拜年祝福。
........................................................................................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 ? ? ? ? ? ? ??
放完鞭炮和煙花接財神,大家互致新年祝福,這便是初一的開始。從這一刻開始,客家人會一直開著大門、點著燈籠,直到初三。如今,“開大門”的習俗僅在有些客家農村里延續,城市已沒有了“開大門”的條件。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