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四是被稱為羊日,也有很多的風俗禁忌,在這一天,地區不同,風俗也會有所差別,那么,大年初四有哪些風俗和禁忌呢?接下來八寶網小編就來說一說。
大年初四為什么稱為”羊日“
大年初四即農歷正月初四,傳說,正月初四,諸神由天界重臨人間,民間有“送神早,接神遲”之說,送神要一大早,接神放在下午也未遲,這一天為羊日,是我國民間迎神的日子,故常說的“三羊(陽)開泰”乃是吉祥的象征,也是恭迎灶神回民間的日子。
而“三羊(陽)開泰”寓意吉祥,晉人董勛《問禮俗》載曰“正月一日為雞,二日為狗,三日為豬,四日為羊,五日為牛,六日為馬,七日為人。
正旦畫雞于門,七日貼人于帳。”
大年初四的習俗
羊日不宰羊
相傳這一天女媧娘娘創造出了羊,正月初一日為雞日,初二日為狗日,初三日為豬日,初四日為羊日,初五日為牛日,初六日為馬日,初七日為人日。漢族民間傳說這是因為女媧創造萬物生靈的時候,先造的六畜,后造的人,因此初一到初六都是六畜之日。所以初四這一天不能殺羊,求神明保佑風調雨順,家庭和睦,萬事如意,三陽開泰,人畜興旺年初四,歲歲平安。
接灶神
在每年臘月二十三日(小年)這天,即小年當天晚上,灶王爺會去天庭去向玉皇大帝述職,所以小年民間會恭送灶神上天庭,俗稱“祭灶”。到了正月初四,恭迎灶神回民間(有的地方是在年三十晚上接灶神)年初四,所以這天應該接灶神回來。
迎五路
迎五路,本指迎接五路行神,后來演變成接五路財神(東、西、南、北、中五個方向的財神)。舊時商家春節休假后,一般都在初四晚上接請五路財神,初五開市,以圖吉利。
初四下午三點開始,迎五路儀式的準備工作就開始了,大概晚上九丶十點結束。先是擺案桌,一般用兩張八仙桌拼起來即可。頭桌是果品如廣橘、甘蔗,寓意財路廣闊,生活甜蜜;二桌是糕點,寓意高升、常青;三桌為正席,供全豬、全雞、全魚,并元寶湯等。半桌是飯、面、菜,一碗路頭飯中插一根大蔥,蔥管內插一株千年紅,寓意興沖沖、年年紅。第三桌上的酒菜須等接上五路財神后方可奉上。大家滿懷發財的希望,但愿財神爺能把金銀財寶帶來家里,在新的一年里大發大富。
其他禁忌
大年初四,禁忌剃頭,有的地方整個正月都不能剃頭,據說是對舅舅不好。禁止出遠門,因為初四,灶神要回來,所以全家應該都要迎接。禁止吵架罵人,其實到正月十五前都不能罵人吵架,這樣會敗興,帶來霉運。
各地方大年初四習俗
廣東:迎財神
民間傳說正月初五是財神的生日,所以過了年初一,接下來最重要的活動就是接財神——在財神生日到來的前一天,各家置辦酒席,為財神賀辰。俗話說“送神早,接神遲”,接神儀式一般在下午4時到晚上進行,準備供品有三牲、水果、茶、糖果等。如果舊年不如意的可能用“一碗清水、三支香”祭灶王,舊年發達的要用雞鴨魚肉祭拜。
值得一提的是,大年初四之前基本上是向直系親屬,如兄弟姐妹或三代以內的直系親屬拜年,大年初四這一天忌出遠門,因為此日是民間習俗接神日,迎接眾神明、灶王爺與家神回來守護家人,灶王爺會點名,所以不宜外出。大年初四以后,就可以開始向表親、堂親甚至朋友鄰居登門拜年了。
山東濰坊:折羅、迎灶神
大年初四這一天濰坊各地有著吃折羅、恭迎灶神、不出門、接五路等習俗。
所謂折羅,就是把幾天剩下的飯菜合在一起的大雜燴,打掃年貨。清掃室內,把垃圾收集堆到一處,這也是民俗中說的“扔窮”。有些農村風俗是大年初四,綁火神,用玉米梗或麥梗幫在棍子上,點燃后從自己家送到河里去,代表一年家里無火災。
恭迎灶神。初四占羊,在老皇歷中占羊,故常說的“三羊(陽)開泰”乃是吉祥的象征,也是恭迎灶神回民間的日子。這一天灶王爺要點查戶口,所以家家戶戶都要守在家里,準備豐富的果品,焚香點燭并施放鞭炮,以示恭迎。
大年初四是諸神由天界重臨人間之時。有“送神早,接神遲”之說,所謂送神要一大清早就開始,而接神放在下午也不遲。供品方面,三牲、水果、酒菜要齊備,還要焚香點燭燒金衣。接五路財神。
北京:忌登門
初四占羊,“三羊(陽)開泰”本應吉祥,可是偏偏有人編了一個“紅羊劫”的渾話來騙人,讓大家不要出門。還有個傳說,初四灶王爺要查戶口,因此也不宜離家。這些說法雖是無稽之談,但符合人們連續過節中需要有一天在家調整一下的要求,因此老北京有初四忌門的習俗,但是侄子可以去看姑姑,“姑舅親,輩輩親,打斷骨頭連著筋,不分彼此一家人。”姑奶奶在家有地位,是北京民俗特色。
福建莆田:做大歲
在莆田,除夕大年三十,叫做歲,而初四叫做大歲。這是有著歷史原因。相傳明朝年間,倭寇不時騷擾我國東南部沿海地區,一次,莆田人在高高興興過年三十時候,倭寇殺過來,燒殺搶掠,幸存的人們跑進了山里。后來倭寇被打退了,人們也從山里回家了,但是年沒過成,而且很多家庭也失去了親人。
所以在莆田,初二是嚴忌去別人家里拜年串門,因為在古代莆田,這個日子,人家在治喪。等過了初三,大伙都覺得,因為年三十沒過好年,應該再過一次,因此就定初四再過一次年,而且辦的更隆重。于是,這個習俗就被莆田人代代傳了下來,直到現在。
陜西:打掃年貨“扔窮”
這一天全家把幾天剩下的飯菜合在一起大雜燴,打掃年貨。室內撣塵,屋內掃地,垃圾堆到院中準備“扔窮”。一般商店要在初四晚上宴請大小伙計,分發紅包。宴會有酒有菜,酒后慣例是吃包子。掌柜的親自夾包子,包子放誰碗中,誰就被暗示已被解雇,被辭退之人飯后自動收拾行李告辭,所以這頓便宴俗名叫“吃滾蛋包子”。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