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xiàn)代我們的時間觀念都是小時,一天24個小時。古人局限于計時工具的簡陋,他們的時間觀念是時辰,一天只有十二時辰,下面我們來了解一下小時和十二時辰對照表。
什么是十二時辰?
十二時辰其實來源于十二地支,古人把一晝夜分為十二時辰,然后和十二地支一一對應,下面就是十二時辰對應表:
1、子時:
23:00~01:00,夜半,又名子夜、中夜。
2、丑時:
01:00~03:00,雞鳴,又名荒雞。
3、寅時:
03:00~05:00,平旦,又稱黎明、早晨、時是夜與日的交替之際。
4、卯時:
05:00~07:00,日出,又名破曉、旭日,指太陽剛露臉,初升的時間。
5、辰時:
07:00~09:00,食時,又名早食,也是吃早飯時間。
6、巳時:
09:00~11:00,隅中,又名日禺等:臨近中午的時候稱為隅中。
7、午時:
11:00~13:00,日中,又名日正、中午等。
8、未時:
13:00~15:00,日昳,又名日跌、日央等:太陽偏西為日跌。
9、申時:
15:00~17:00,哺時,又名日鋪、夕食等。
10、酉時:
17:00~19:00,日入,又名日落、傍晚:意為太陽落山的時候。
11、戌時:
19:00~21:00,黃昏,又名日夕、日暮、日晚等:此時太陽已經(jīng)落山,天將黑未黑。天地昏黃,萬物朦朧,故稱黃昏。
12、亥時:
21:00~23:00,人定,又名定昏等:此時夜色已深,人們也已經(jīng)停止活動,安歇睡眠了。人定也就是人靜。
時辰現(xiàn)代雖然少用,但是做為傳統(tǒng)算命學而言,了解、懂得和運用十二時辰是基礎,因為八字離不開時辰,十二時辰是基礎,就得先識記,識記的基礎又是了解怎么讀。
十二時辰怎么讀?
1、子時:zǐ
2、丑時:chǒu
3、寅時:yín
4、卯時:mǎo
5、辰時:chén
6、巳時:sì
7、午時:wǔ
8、未時:weì
9、申時:shēn
10、酉時:yǒu
11、戌時:xū
12、亥時:haì
知道了十二時辰的讀音,我們再來認識一下,古人劃分十二時辰,可不僅僅是把一晝夜分為十二時段這么簡單,最初是根據(jù)十二生肖的作息劃分出來的。
1、子時:生肖鼠,老鼠膽量最壯,活動最頻繁。
2、丑時:生肖牛,牛吃足了草,“倒嚼”最細、最慢、最舒適。
3、寅時:生肖虎,老虎最活躍、最兇猛、傷人最多。
4、卯時:生肖兔,月亮的光輝還未隱退,玉兔是月宮神話中惟一的動物。
5、辰時:生肖龍,傳說這是群龍行雨的時候。
6、巳時:生肖蛇,蛇不會傷人,也不在人行走的路上游蕩,多隱蔽在草叢中。
7、午時:生肖馬,在陰陽換柱之時,一般動物都躺著休息,只有馬還習慣地站著。
8、未時:生肖羊,羊在這時候灑尿最勤,灑出的尿可治愈自身一種驚瘋病。
9、申時:生肖猴,猴子最喜歡啼叫,聲音拉得最長,最洪亮。
10、酉時:生肖雞,日落山崗,雞開始進籠歸窩、夜宿。
11、戌時:生肖狗,狗看家,守夜的警惕性最高。
12、亥時:生肖豬,豬睡得最酣,發(fā)出的鼾聲最洪亮。
上面我們介紹了古代的十二時辰,下面我們再來介紹一下古人的時間觀念,其實古人說時間,白天與黑夜是不同的。
白天說“鐘”,黑夜說“更”或“鼓,故有“晨鐘暮鼓”之說。
古時城鎮(zhèn)多設鐘鼓樓,晨起(辰時,今之七點)撞鐘報時,所以白天說“幾點鐘”;暮起(酉時,今之十九點)鼓報時,故夜晚又說是幾鼓天。夜晚說時間又有用“更”的,這是由于巡夜人,邊巡行邊打擊梆子,以點數(shù)報時。全夜分五個更,第三更是子時,所以又有“三更半夜”之說。
下面是古代“更”與現(xiàn)代時間對照表:
1、一更:19:00 ~ 21:00。
2、二更:21:00 ~ 23:00。
3、三更:23:00 ~ 01:00。
4、四更:01:00 ~ 03:00。
5、五更:03:00 ~ 05:00。
特別提醒讀者注意的是,此處“更”在古漢語中讀“jīng”,漢語規(guī)范化后讀“gēng”,可別鬧了笑話。
本篇我們介紹了現(xiàn)代時間和古代十二時辰對照表,有興趣了解更多這方面的資訊和知識的讀者,可以參閱下面的“時辰”標簽。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轉(zhuǎn)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lián)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