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有一種傳說,1930年、1990年等庚午年,是庚午太歲王濟大將軍值年,凡是這一年犯太歲的生肖都宜佩戴或供奉,可助庚午年運程。
確有其事么?下面我要測字就給大家說道一下。
六十庚午神是道教信奉的趨吉避兇的太歲神,即用十天干與十二地支循環相配,共有甲子、乙丑、庚午等六十對,每六十年為一輪。
六十年之中每年都有一位神值班,為值年太歲,俗稱“太歲神”!后來道教又把太歲神稱為大將軍,各有名號,順序值年,周而復始,循環不息。
世間之人出生于某一年,當年值班之神,就是某人的太歲神,相傳禮拜太歲之神,可以保佑一生順利,吉祥如意,我國民間有的地方叫“本命守命星君”,有的叫“本命元辰”,統稱為六十甲子神!
1930年、1990年為庚午年,地支“午”對應生肖馬,故是馬年,太歲神姓王名濟,道教尊稱其為“王濟大將軍”!
庚午年,太歲姓王名濟,庚午太歲王濟大將軍,在宋代時降生在深州饒陽(今河北省饒陽市)。
王濟大將軍的父親王恕在開寶年間(907-910年)任秀州知府。當時盜賊蜂擁而起,城市失陷,王恕被殺。正當盜賊準備***王濟的時候,王濟手扶王恕靈柩,號啕大哭,對盜賊說:“我的父親已經死了,我又何必還活著。只是恨自己沒有能力殺死你們,報殺父之仇。”盜賊被王濟的陳詞震撼,釋放了他。王濟攜帶父親的尸骨藏匿在山谷中。過了一段時間,官府隊伍集結,王濟就從山中出來謁見官軍元帥朱乙,提出討伐盜賊的計策。
后來王濟大將軍的母親去世,他就保護二老的靈骨回至饒陽。深州太守將王濟的事跡稟告宋太宗,太宗召見了王濟。雍熙年間(984-987年),王濟上書給皇帝,自稱是因兵荒馬亂而失去父母的孤兒,又通過考試進入了學士院,遞補為龍溪縣的主簿(今福建省龍海縣)。
王濟大將軍經常讀經史書籍,特別喜歡《左氏春秋》,性格剛強正直,無所畏懼。當時朝廷要調集福建的鶴羽做弓箭的翎毛,鶴是稀見的鳥類,民眾感到困難。王濟就提出用鵝的羽毛來代替,還上書請奏其事。結果皇帝采納了王濟的建議,下詔書核準。
王濟大將軍后來任臨河的主簿(今內蒙古自治區巴彥淖爾盟),升遷為光祿寺丞、大理丞、鎮州通判(今河北省石家莊地區)。當地有許多有功勛的舊臣,常常依仗權勢,欺侮百姓。王濟不畏權貴,秉公執法,于是貴賤都能畏懼朝廷而按昭法律嚴肅行事。宋太宗非常高興,就下詔書獎勵王濟,讓他出任監察御史。
王濟大將軍上書給太宗,提出治理天下,愛護百姓的辦法。其中重要的有十項,包括:選擇左右大臣、區別賢德和昏愚、矯正名器、去除繁冗的招待等等,所言都能夠切中時弊。
大中祥符三年(1010年),他升為洪州知府(今江西南昌市),兼江南路安撫使。當時發生干旱,民眾饑荒。王濟親自監督官吏煮粥賑災,每天親自品嘗后再發給災民。同時收錄災民為洪州兵士,使許多人得以活命。
當年,濟仙逝,時年五十九歲。臨終時,還進言宋太宗,提出吸收賢良,遠離諛臣、停止一切非急需的土木工程等建議。
民間將其稱為“庚午太歲王濟大將軍”,是道教的六十甲子太歲神之一。
我們都知道本命年不吉利,在我國傳統道教來說,那是因為犯太歲。犯太歲的年份就會產生運程波折,有些命運一直很好的緣主可能會順風順水,但更多的緣主會出現:
1、工作、事業和生意業績不佳,總感覺事倍功半。
2、工作、事業和生意是非多見,處處犯小人之象。
3、生活和工作,官非口舌多見,甚者有官司牢獄。
4、身體健康和精神狀態,大不如前,會力不從心。
下面我們列出庚午年,十二生肖中哪些生肖屬相需要供奉:庚午太歲王濟大將軍。
1、午和午相同,值太歲的生肖:屬馬。
2、子和午相沖,也就是鼠和馬屬相相沖,故沖太歲的生肖:屬鼠。
3、午和午相刑,刑太歲的生肖:屬馬。
4、丑和午相害,害太歲的生肖,屬牛。
5、卯和午相破,破太歲的生肖,屬兔。
據道教傳承,庚午年,生肖屬馬、屬鼠、屬牛和屬兔的緣主,若能虔誠佩戴或供奉王濟大將軍之庚午年太歲神法像,可聚財守財,順利平安。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