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醫學中,人的臟腑可以用五行來看待,中醫認為五行和諧和人體的健康關系密切。五行學說,就是強調多邊關系要有相對動態的平衡,五行平衡、協調就是指五臟六腑正常運行,預示著身體健康。
(1)金,金從革,金聲響。具有變革的意思。引申為具有清潔、整理作用。肺屬金,具有清肅的性質,主管人的呼吸系統。
(2)木,是農林經濟、自然環境保護的象征。木枝干曲直,向上逐漸拓展。所以有生長、上升、舒暢的脈絡等特征。肝屬木。喜條達,有疏泄功能,所以代表人的肝臟,主要掌控人的免疫系統。
(3)水,是生命的源泉。水具有滋潤萬物的作用。引申為具濡養的功能。所以代表人的腎,主管人的循環系統。
(4)火,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動力?;鹁哂袦責帷⑸仙奶匦?。心屬火,心陽有像太陽一樣溫暖的功效。所以代表人的心臟,主管人體的內分泌。
(5)土,是我們人類生存的地方。土深沉,能種莊稼,能做泥墻。所以引申為具有生長、承載、收獲的作用。脾屬土,有運輸谷物、精微給五臟六腑和四肢百骸的功能,是氣血生化的源頭。所以代表人的脾臟,主管人的消化系統。
五行不平衡,一旦失去平衡則為疾病,當內臟有病時,人體內臟功能活動及其相互關系的異常變化,可以反映到體表相應的組織***。由于五臟與五色、五音、五味都歸屬于五行,在臨床診斷疾病時,就可以綜合望、聞、問、切四診所得的材料,根據五行的歸屬及其生克乘侮的變化規律,來推斷病情。
推薦閱讀:五行的特性與五行生克特性 五行相生的順序和五行相生的特性 五行相克的順序及五行相克的特性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